抗战时期我党潜伏人员的两难处境是如何被毛主席的智慧化解的?
全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训令全国各机关公务人员、军队人员一律加入国民党,面对这一突发情况,我党潜伏人员该何去何从?
两难的抉择
蒋介石
1939年1月,国民党确立“溶共”“防共”和“限共”方针。蒋介石甚至还对周恩来等公开宣称:“我的责任是将共产党合并国民党成一个组织”。
紧接着,蒋介石训令全国各机关公务人员于一年内一律加入国民党,届时如无党籍者,有官者免官,有职者免职。同时,全体官兵必须集体宣誓加入国民党。国民党还进行思想肃清,试图控制教育,强迫教员、学生加入国民党或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
面对国民党的训令,我秘密党员只能尽量避免加入国民党,有的甚至一走了之,失去了秘密潜伏的大好机会。要不要加入国民党,已然成为我秘密党员安身立足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政治原则问题。
一项特殊的政策
对此,我党沉着应对,顺水推舟,决定实施一项特殊的政策——同意我秘密党员加入国民党和三青团,以此隐蔽革命力量。
1940年5月4日,毛泽东在《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一文中明确指出,在国民党统治区,“其与顽固派斗争的策略,是在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下,利用国民党一切可以利用的法律、命令和社会习惯所许可的范围,稳扎稳打地进行斗争和积蓄力量。在党员被国民党强迫入党时,即加入之;对地方保甲团体、教育团体、经济团体、军事团体,应广泛地打入之。”
同一天,中共中央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党员被逼加入国民党问题的决定》,其中作了非常具体的规定:“……已加入的党员,凡担任普通职务者,一律编入支部,以短小精干,三人至五人为原则,绝对遵守秘密条件,直接受县委一级常委领导。凡有五人以上加入的地方,则应编成一个以上的支部,其间不发生横的联系……”
紧接着,中共中央又数次发出指示,对共产党员必要情况下加入国民党和三青团作出规定。这些果断而正确的决策,为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我党秘密党员指引了方向。
“碟中谍”的智慧
借助加入国民党的机会,我党还使出一招“反客为主”,上演了一出精彩的谍战大戏。
这些加入国民党的中共秘密党员,明面上是归入国民党麾下,暗地里却带着我党的政治任务:一是从内部瓦解国民党,二是做好群众工作。此外,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我党秘密人员,还肩负着秘密获取国民党机密情报等重要任务。
而对于保证这盘棋的胜利,我党有两样“法宝”。
一是思想教育。1940年5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秘密党员加入国民党问题的指示》规定:凡被迫或由我决定加入国民党或三青团之党员,必须经常给以深刻的阶级教育,使之明了马列主义与三民主义之异同,同时给以工作方法之教育,使之能长期埋伏,谨慎策略地进行与群众联系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