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有志:中国气派军事科学的新飞跃——纪念毛主席诞辰129周年

2022-12-26 2062 0
作者: 姚有志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中国气派军事科学的新飞跃

  ——从孙子兵法、毛泽东军事思想到习近平强军思想

  在人类兵学文化的历史上,中华民族具有独树一帜、无人比肩的胜战智慧和全无敌初心。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兵学文化,无可争议地确立起漫长农耕时代中国气派军事科学的第一座丰碑。而从战争中学习和研究战争,集实践与理论双辉煌,颠覆兵学常规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毫无疑问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中国气派军事科学的巍峨丰碑!

  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最早成熟、最早实学化的思想之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关于“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整顿行装再出发”的精道概括,既是对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导军队重塑伟业的深刻诠释,也是继孙子兵法、毛泽东军事思想之后,中国气派军事科学新飞跃的鲜明标志和奠基石。

  一、冷兵器战争时代,中国气派军事科学的巅峰之作——孙子兵法

  独领风骚越千年,文明程度长期位居世界前列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兵学文化,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花园中的奇葩。

  从古知兵非好战。出于“非好战”的基因和动机,迄今3000多年前辅佐周武王提兵灭商的姜子牙,就开始了系统的兵学理论创作。到500多年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即国际史学界称之为“轴心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古典兵学创作的巅峰期。这一时期呈现出“诸子百家无不言兵”、“言兵者不止兵书”的奇特局面,孔子、老子、墨子等等诸多的文化大师纷纷加入论兵的行列。“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是老子的思想。文事武备相得益彰,是孔子的主张。而大军事家孙武从哲学层面和战略高度所著的《孙子兵法》,成为“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中国古典兵学成就的集大成者。孙子兵法篇幅简约,智慧恢弘。其精髓要旨展开于多个方面,如:

  先胜全胜的克敌智慧;

  不战慎战的人道关怀;

  聚力造势的战略预置;

  践墨随敌的作战指导;

  令文齐武的治军理念;

  知彼知己的情报保障;

  并敌一向的用兵要则;

  兵贵速不贵久的战争控制;

  道天地将法的掌兵要素;

  等等。

  孙子兵法以其内蕴深邃、外张犀利的科学精神,揭示了战争和战争指导的普遍规律,屹立中国乃至世界兵学之巅2000余年。然而,以孙子兵法为代表中国古代兵学文化的先进,并不能决定中国古代战争指导者战争指导能力的高低。教条主义害死人。即使把兵学典文背的滚瓜烂熟,却不能理解其中的精气神韵,是赵括、马谡式悲剧人物层出不穷的根本原因。尤其不能回避的历史事实是,自秦汉以降的2000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基础停滞不动,而夺得上层建筑的人物和种族却不断更迭。历代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地位,必然并连续不断地对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截取、扭曲、禁锢、乃至阉割了贯穿其中精气神韵的灵动内核。这种现象在远远落伍于世界潮流的明、清两代王朝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当西方列强掀起殖民世界的狂涛恶浪,凭借坚船利炮对中国发动“海盗式”战争之际,那些熟读孙子兵法的军政大员们,只能落得个逢外必败,而且败得惨不忍睹的下场。从1842年签订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到1911年清王朝覆亡的70年间,晚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大大小小600多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实质就是大大小小600多个战败投降书!面对如此危局,晚清名臣李鸿章哀叹:“中国遭遇3000余年一大变局!”

查看余下8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