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如何指导编写教科书,要少而精,突出德育,为政治服务

2023-10-09 1671 0
作者: 陈建新 来源: 党史博采公众号

  毛泽东的一生中曾创建和主持过学校,直接从事过教育工作。1921年底,已经是共产党员的毛泽东在填“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终身志业调查表”时,在“终身欲研究之学术”栏中,郑重地填写了“教育学”三个字;在“终身欲从事之事业”栏中,填写了“教育事业”四个字。这表明他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在作自我批评时说:“我没想到我会当共产党的主席,我本想当一名教书先生,就是当名教书先生也是不容易的呢!”再次表露出他对教师职业的深情向往和当年那段教书岁月的美好回忆。直到晚年,他只接受一个称号:导师。他说:“就是教员。因为我历来是当教员的,现在还是当教员。”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教育领域的关注颇多,其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特别是其关于教科书的编写理念,对于今天的教育仍具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为人教社题写社名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更好地教育下一代及向国民传导国家意志,培养政治认同,编写一套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反映中国共产党意旨的新教科书已是当务之急。为此,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教科书建设,制定了统一的教科书政策,筹划成立统一的编审机构,组织专职的编写队伍。明确提出,“教科书要由国家办,因为必须如此,教科书的内容才能符合国家政策,而且技术上可能印得更好些,价格也便宜些,发行也免得浪费。”“教科书对国计民生,影响特别巨大,所以非国营不可”。(宋应离、张焕斌:《中国当代出版史料》第2卷,大象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1950年4月2日,毛泽东应教育部长马叙伦之请,为《人民教育》杂志创刊号(1950年5月1日)题词:“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深情表达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充分肯定、关心、尊重和期望。

  1950年12月1日,作为专门编辑、出版中小学教科书的机构——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毛泽东对此高度重视,欣然为人民教育出版社题写了社名。

  从1951年秋季开始,全国中小学生开始使用第一套人教版统编教科书。在这套教科书里,全国的孩子共同认识了鲜艳的五星红旗,“早上升国旗,人人要敬礼”,父辈们所学的“国语”“国文”统一改称为“语文”课……

  1953年5月18日,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文化教育工作的会议,他在谈到教材编写问题时说,(人民教育出版社)目前三十个编辑太少了,增加到三百人也不算多。宁可把别的摊子缩小点,必须抽调大批干部编写教材。确定补充一百五十个编辑干部,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决配备。“所谓教学改革,就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此,应该改编教材,编辑教学法。”在谈到历史与语文教学问题时说:历史与语文应分开教学,责成组织委员会讨论解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12月,第98页)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