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穆臻:毛泽东处理工农联盟问题的斗争艺术
摘要: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提到过无产阶级要尽可能联合一切同盟军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论断。十月革命,列宁为巩固好工农联盟,做了不懈努力,虽然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犯了很多严重不利于工农联盟的失误,给苏俄政权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但是也为无产阶级处理工农联盟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毛泽东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吸取列宁处理工农联盟问题的经验教训,科学的论述了新的“人民理论”。十月革命之前,俄国的无产阶级占当时俄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工业总产值占当时世界第五,工人阶级的力量相对于中国更雄厚,而且由于大工业的发展,进入垄断阶段的俄国帝国主义的工人阶级纪律也相对集中,方便进行组织。然而,中国将近三千年处于封建社会,农民小生产者是当时人口数量最多的人口,占当时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而且,工业基础极其薄弱,无产阶级力量极其薄弱。农民小生产者有自发的分散性,难以集中的组织起来。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实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要比俄国更困难、更复杂、更艰辛。如何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实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难题。这个难题,在毛泽东这里得到了成功的解决。毛泽东领导中国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的重要条件,就是紧密依靠了当时中国最主要人口——农民小生产者。而毛泽东能成功领导中国无产阶级团结依靠好农民小生产者的汪洋大海、实现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和毛泽东的“人民”理论密切相关。
关键词: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人民,工农联盟,武装斗争。
一、中国社会现实和无产阶级领袖毛泽东的选择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以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变革生产关系、捍卫无产阶级根本利益、解放生产力、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实现无产阶级武装夺取、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难题。
中国处于农民小生产者的汪洋大海,农民占了当时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而农民小生产者的封建习惯极其浓厚,松散无组织的特征极其明显,难以像无产阶级那样集中起来组织革命战争。而且,当时农民小生产者多数是文盲,而且封建思想的浓厚影响下,迷信浓厚、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化思想严重。
列宁深知农民小生产者的严重局限,他说:“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因为无产阶级是一个特殊阶级,它的生存的经济条件为它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作了准备,使它有可能、有力量达到这个目的。资产阶级在分离和分散农民及一切小资产阶级阶层的同时,却使无产阶级团结、联合和组织起来。只有无产阶级,由于它在大生产中的经济作用,才能成为一切被剥削劳动群众的领袖,这些被剥削劳动群众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和摧残比起无产阶级来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他们不能为自己的解放独立地进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