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贺军:两条道路的斗争——谈毛主席的阶级斗争观(三)

2023-11-15 7647 1
作者: 储贺军 来源: 昆仑策网

图片

  【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

  无限风光在险峰

  ——谈毛主席的阶级斗争观

  【导语】毛主席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了革命的斗争精神、理论、实践和艺术,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是毛主席斗争精神的集中表现。毛主席一生坚持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并将这种信仰转化为伟大的社会实践,总是以极富宏达的战略眼光,完美地诠释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一个斗争迈向另一个斗争。毛主席自己和他同时代的战友们都评价过他一生最大的贡献,但本文认为,毛主席一生为中国人民做的最伟大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是:1. 坚定地信仰以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为灵魂的马列主义理论体系,并将其付诸开天辟地式的社会实践;2. 在这种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开展彻底的思想改造运动,建立并锤炼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的民族领导核心。毛主席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结合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就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使中国人民至今都生活在这种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成果的红利之中。

  全文共10万余字,分为五篇连载:第一篇,阶级斗争理论;第二篇,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第三篇,两条道路的斗争;第四篇,群众路线与斗争艺术;第五篇,奠定中华民族前进的基础。此为第三篇,就教于广大读者并供研究参考。文中括号内凡仅标时间的,均请参阅《毛泽东年谱》;凡注明文章名称的采用缩写方式,由于篇幅关系不甚规范,谨致歉意。

  第三篇:两条道路的斗争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曾面临着两条道路的抉择。围绕着这一主题而展开的阶级斗争,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发生的根本变化,过去的阶级斗争是军事斗争,而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如何进行阶级斗争成为了新的问题(1957.3.10),斗争的焦点转为道路问题。

  一、阶级斗争内容的根本变化

  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遗留特征,特别是中国革命两步走带来的一些特殊情况,加之国际形势的变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相交织的进程,由此引发的两条道路的斗争,也一直没有结束。中国面临者两种前途,“一种是坚决走马列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的道路,一种是走修正主义的道路”(1965.8.3),也就是资本主义道路。

  毛主席认为,“我们这个党至少有两派,一个社会主义派,一个资本主义派”(1964.12.27),中国存在着“要走修正主义道路的社会阶层”(1965.8.3)。如何避免走修正主义道路,就成为毛主席晚年重中之重的问题。由于“三农”问题在当时的中国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是在中国建立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关键所在,在两条道路的斗争中,毛主席特别关注农村问题。“是走集体道路呢,还是走个人经济道路?”(1962.7.18)除此之外,并没有第三条道路。毛主席并不否认“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1953.10.15),但他认为那将是一条痛苦而漫长的道路,将是一条通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道路。

查看余下9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