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何将杭州视为第二故乡

2023-12-22 437 1
作者: 陈建新 来源: 党史博采公众号

  杭州,古称临安、钱塘,以其秀美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毛泽东曾动情地说:“杭州是我的第二故乡。”

  浙江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离京外出活动去过次数最多、停留时间最长的省份。毛泽东到浙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杭州,杭州无疑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离京外出去得最多的省会城市。

  那么,毛泽东主席为何那么喜欢杭州呢?

  首次杭州之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元旦社论,把“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列为1953年的三项伟大任务之一。随后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0次会议上,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自此,起草宪法成为毛泽东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

  由于国事繁忙,直到1953年12月底,毛泽东才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抵达杭州,按计划主持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在南下杭州途中,毛泽东对随行人员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萧心力:《毛泽东与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4页)

  宪法起草工作从1954年1月9日正式开始,对于这个宪法草案初稿的每份过程稿,毛泽东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字斟句酌,改了又改,批语也写了不少。据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谭启龙回忆:“起草宪法工作十分繁重和辛苦。……毛主席就在平房里办公,宪法起草小组在主楼办公,往往一干就是一个通宵。”(谭启龙:《回忆毛泽东亲临浙江的几个片断》,见乐子型主编的《毛泽东与浙江》,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

  在杭州,宪法起草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2月17日左右草案初稿出来了,2月24日完成“二读稿”,26日完成“三读稿”。“三读稿”通过后,毛泽东的心情轻松了许多。3月2日这天,他登上了玉皇山顶,在这里伫立四望,右面是妩媚妖娆的西湖,左面是波澜壮阔的钱塘江,杭州城尽收眼底。毛泽东情不自禁地赞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真是个好地方!”(吴志菲:《毛泽东为新中国法制建设奠基》,见《红广角》2014年第7期)3月9日拿出“四读稿”后,宪法起草小组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

  自1953年底至1954年3月中旬的3个多月中,毛泽东于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杭州之行紧张且充实。这同时也是毛泽东第一次长休假,放松放松,得到调养也是此行的应有之义。在杭州,随行人员和浙江省委的领导见毛泽东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一开始劝毛泽东放松的办法都是玩牌、打麻将。

查看余下8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