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民:​毛泽东领导中国促进了人类进步(人口)

2023-12-25 464 0
作者: 黄庭民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编者按】本文系作者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而作,全文共六个部分:一、引言;二、军事;三、人口;四、经济;五、政治;六、文化和意识形态。我院及昆仑策网授权分篇连载,现为第三部分“人口”,以飨读者。

  三、人 口

  旧中国时代,我国不仅人口增长缓慢,而且人们的健康状况奇差,人均寿命不到35岁;人口素质也很低,文盲高达80%,被西方称为“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在毛泽东时代,我国人均寿命和人口素质都有了大幅度提高。现在我国人均寿命已经增长到78岁,基本消灭了文盲。

  本文下面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除注明外,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资料,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网上数据库),总结我国在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及其素质变化,着重分析这些变化的内在原因,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

  1、人口数量

2.jpg

  【图1 中国历年人口增长的“毛泽东阶跃”】

  陈必红博士收集我国2000多年来的人口数量数据,在网上发表文章指出,在新中国前27年,我国人口暴增(如图1所示)。陈博士将这个现象命名为“毛泽东阶跃”,实际是指毛泽东时代中国人口数量的爆发性增长,从1949年5.4亿增长到1976年9.4亿人口,增长了74%。到1979年增长9.8亿人,30年增长率超过80%;而改开后30年,到2009年仅增加到13.3亿人,增长了36.8%,不到前30年一半。

  2、人均预期寿命

3.jpg

  【图2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文革阶跃”,与南韩和印度比较】

  图2是我国与印度南韩历年人均预期寿命对比,除中国是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外,其他均来自世界银行。从图中可以看出,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1960年中印两国人民的预期寿命相近,都低于南韩10岁左右,但进入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中国的预期寿命突然大幅度增长,不仅远远甩开印度,而且追上并超越南韩,最多时超过南韩4岁。但到80年代,中国人的预期寿命陷入停滞,有些年份还略有下降,从而被南韩逐渐赶上并超出。到现在,南韩人均寿命已经又比中国超过7岁多,而印度一直在缓慢增长,与中国差距缩小。

  3、历年人口死亡率

4.jpg

  【图3 我国历年人口死亡率的“文革阶跃”】

  预期人均寿命的增长与人口死亡率密切相关。如图3是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人口死亡率变化。刚解放时,我国人口死亡率高达3.6-3.8%,到1964年,已经下降到1.16%;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后期,我国人口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到最低时只有0.63%;但80年代后,我国人口死亡率又开始逐渐增长,到现在,已经增长到0.72%。

查看余下7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