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他才是中国的“现代化之父”
为什么说教员同志才是“中国现代化之父”?
因为今天中国现代的工业、农业、基础建设、国防科技,都是他那个时代打下基础的,我们今天领先世界的所有技术,都有着长达几十年的布局。
先讲“吃饱饭”吧,我们今天灌溉用的农田水利工程,都是那个年代修的,我们最早的化肥厂,也是那个年代建设的。
“19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的十年间,中国自行装备配套建设了二十多套中型和1300套小型氮肥厂;1973年,国家花巨资从西方国家引进了13套大化肥;1979年,国产化第一套大型合成氨装置,能年产30万吨合成氨和24万吨尿素的化工厂投产……”
“截至1979年,全国各地共建成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大、中、小型水库8万多座。开掘、兴建人工河道近百条,新建万亩以上的灌溉区5000多处,灌溉面积达到8亿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用水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头三十年,靠群众完成的水利工程,体积为2527亿立方米;靠政府投入完成的水利工程,体积为1083亿立方米,总计为3610亿立方米。在1949到1979年的30年间,新中国水利建设的工程总量相当于1200座三峡工程,平均每年40座。”
这些遗产,我们今天还在用。
我们再谈国防工业,大家都知道今天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JF-22超高速风洞、有源相控阵雷达非常先进……你可知道,这些发展战略,也是五六十年代就定下来的。
拥有“钱学森弹道”的高超音速导弹、空天往返飞行器,都来自于几十年前超前的战略规划,今天大名鼎鼎的“CNMD”导弹防御系统,来自于近60年前的640工程;中国今天独步天下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同样来自于“640工程”,第一部远程警戒雷达、第一部相控阵雷达、第一部预警机雷达,都来自于那个时代的南京“中电14所”......再比如说如今我国领先世界的电磁炮和电磁弹射技术,技术研发始于80年代,那时候,美国正在搞“星球大战”的PPT,而我们真的开始研发测试“电磁动能武器”了。今天我们的J20、运20、C919、甚至是高超音速导弹东风17,都是一代一代在风洞中“吹”出来的。
这些钢铁的利剑,今天依然在守护着我们。
中国的第一个“载人航天计划”,也发生在那个年代,1963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了“星际航行委员会”,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领导,为载人航天的研究作了大量开拓性工作……
我国的探空火箭就曾在 于1965年6月1日和5日各发射一枚“T-7A(S1)”生物火箭,分别都搭载了4只大白鼠、4只小白鼠、10支生物样品试管,重复并验证了第一枚生物火箭的成功。1966年7月把名为“小豹”的小公狗送上离地面70千米的高空,并成功返回。紧接着,又在当年把名为“姗姗”的小母狗送上高空,同样成功返回。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