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怎样过元旦的?
【原编者按】
毛主席的元旦,原本是一件平常之事,但这平常之中,微小之处却越发凸显他的伟大。
毛主席是全党不忘初心的最高典范,真可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在《汪东兴日记》中,记载着毛泽东72年前“过元旦”故事,感人至深:
1947年12月31日,毛主席看着饭桌上摆着饭菜,没有吃,却在窑洞里踱来踱去,满脸不高兴的样子。
汪东兴轻轻地问:毛主席,您找我有事吗?
毛主席指着桌上的饭菜问:“这腊肉、腊鱼是从哪里搞来的?”
汪东兴解释说,这是贺老总特别关照的,让留些给毛主席过元旦吃。
毛主席却说:“贺龙同志对我们很关心,带来这些好东西给我们改善生活,搞一荤一素就行了嘛!加菜是不是你的主意?”
毛主席还强调说:“陕北老百姓为了支前,小米都吃不饱,哪里还吃得上二荤一素?你算过没有,这腊肉、腊鱼要用多少小米才换得来嘛?”
毛主席更是严肃地指出:“以后要学会当家,不要铺张浪费!”
这就是我们的毛主席!
元旦了,身边的工作人员给他加个菜,他就想起老百姓,毛主席永远和陕北人民同呼吸,毛主席永远和中国人民共命运。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真应该多学学毛主席啊!
首先,我们要学习毛主席时刻惦记着中国的劳苦百姓的那份情感。
这件事发生在1947年岁末,那时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已经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伟大历史转折,毛主席的艰难处境,比起初到延安,已是今非昔比,“帽子向前,不比往年”了。
汪东兴在元旦给毛主席准备的“两荤一素”,其实,所谓“两荤”也仅荤到腊肉和腊鱼。按说,既是“过节”,也就谈不上“铺张浪费”。而毛主席为何对此气得不行,“满脸不高兴”呢?
这是因为,毛主席始终把人民奉为“上帝”,真信真敬,还真畏。他时刻惦记着中国的工农大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之,一看到汪东兴为他准备“两荤一素”,自然想到这些东西“哪里搞来”?会不会损害群众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是,他心里装满了“陕北老百姓”的艰苦生活,一看桌子上的“两荤一素”,也就深感愧疚。
毛主席是言行一致的,他不仅号召全党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且具体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而融化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
这就是毛主席特有的风范!
其次,要学习毛主席把艰苦奋斗视为我党我军的政治本色。
毛主席深知,中国共产党要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使被压迫、被剥削的工人、农民“翻身得解放”,“兵民乃胜利之本”,这就要全党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