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从不轻易写文章

2024-12-12 1781 2
作者: 陈立旭 来源: 党史博采|微信公众号

  毛泽东的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体现,至今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在外国也有广泛传播。

  为解决重大问题而写作

  毛泽东历来反对言之无物、无病呻吟,反对教条主义者套用马列著作中的话写成文章用来吓人,他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形容这种文章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毛泽东自己从不轻易写文章,他写文章,都是在迫切需要解决重大问题时,才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动笔而写的。

  1927年毛泽东率秋收起义余部上井冈山后,经过艰苦斗争,在井冈山站住了脚,并在井冈山周围一些地方建立了革命政权。此时,他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出了共产党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思路。为了把这个思路理得更加清楚,也为了中共中央能对他领导下的革命实践经验有所理解,他动笔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两部著作。《井冈山的斗争》原本是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报告从事实出发,详细分析了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割据地区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等。中心思想是从当时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实际情况出发,讲述共产党创建农村根据地,在农村坚持武装斗争,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战略基地的重要性。这篇文章指出了中国革命此前从来没有人走过的有别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新道路,是毛泽东阐述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思想的重要文献,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学说的重大发展。《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为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的一部分,原题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在总结前一段时间革命斗争经验基础上,更深刻地分析了中国革命问题。他把目光投放在全中国范围,阐述了在中国农村能够广泛建立革命政权的道理。毛泽东上述两部著作,都是为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而写作的。它们产生于实践,是对1927年8月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经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写出来的。

  1937年7月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后,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国民党方面召开过许多次军事会议,那些喝过洋墨水的、进过黄埔军校的将领们,虽然在一些战役中,有规划,有军事方针,却没有任何人提出抗日战争的总战略,蒋介石甚至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毛泽东看到了中国抗日战争中存在的这个重大缺陷,经过对全国抗战形势的深刻分析和世界局势的洞察,写出了《论持久战》这部重要著作。这部著作原来是毛泽东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1938年7月首次出版。毛泽东在这篇著作中用客观的和全面的观点分析和比对中日战争矛盾双方的基本特点,谈了很多重要内容,但最重要的内容是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最后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根据是什么。历史事实证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正是按照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的战略预判发展的。在这个战略指导下,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可见这部著作对中国历史进程起了巨大作用。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