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胡适的爱恨情仇:从人生偶像到钦定战犯
尽管胡适一生自称是反共的。但是,胡适却有过多次直接和中共早期领导人交往的历史。虽然这并非是出自给自己留条退路的考虑,毋宁说这是胡适广交天下客的处世之道。胡适和毛泽东、瞿秋白、陈独秀、李大钊四人,可以说交往密切。一九二三年七月在杭州,胡适就多次和瞿秋白会面,每次都长谈数小时。早在一九二零年一月十五日,胡适在北京大学文学院的办公室内接待了慕名前来拜访他的毛泽东。当时的毛泽东只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一名工作人员而已,胡适是他的人生偶像。而胡适却很耐心听取了毛泽东对整个湖南局势的介绍。但是,胡和毛的相互牵挂并未就此断绝。
到了1945年8月24日,正是抗战胜利、国共和谈之际,胡适禁不止又再次致函毛泽东,该信以电报的形式发送。电文全文如下:“润之先生:顷见报载傅孟真兄转达吾兄问候胡适之之语,感念旧好,不胜驰念。前夜与董必武兄深谈,弟恳切陈述鄙见,以为中共领袖诸公今日宜审察世界形势,爱惜中国前途,努力忘却过去,瞻望将来,痛下决心,放弃武力,准备为中国建立一个不靠武装的第二大政党。公等若能有此决心,则国内十八年纠纷一朝解决,而公等二十余年之努力皆可不致因内战而完全销灭。试看美国开国之初,节福生十余年和平奋斗,其手创之民主党遂于第四届选举取得政权。又看英国工党五十年前仅得四万四千票,而和平奋斗之结果,今年得千二百万票,成为绝大多数党。此两事皆足供深思。中共今日已成第二大党,若能持之以耐心毅力,将来和平发展,前途未可限量。万不可以小不忍而自致毁灭。以上为与董君谈话要旨,今托王雪艇兄代为转告,用供考虑。胡适。”
此长电在8月30日发出。足见胡适对毛泽东一直保存着知音之情——更主要的原因是:胡适是汪精卫的密友,而毛泽东曾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汪精卫的下属。这层关系造成了胡适在蒋介石和毛泽东之间,就个人情感上他选择毛泽东。但是,在临近解放前,在中共地下党和昔日情人曹佩声对他的双重劝说下,胡适依然决定离开北京,这不能不让毛泽东对他感到失望,日后他在大陆遭到清算和批判,显然也是毛泽东对他的一个报复性打击。
晚年的胡适回忆起他对毛泽东的帮助:“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带小额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会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走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南去了。”
从某种角度上说,胡适拒绝留在新中国,正是看到了他个人的那套自由主义人生观和实用主义哲学将彻底失去在大陆继续存在的可能,这是胡适当时非常清醒地认识。因此,朝鲜战争爆发后,在美国的胡适用英文撰写了《斯大林策略下的中国》这篇文章,发表在一九五零年第十期美国《外交季刊》上。在该文中,胡适主张:“从中国1924到1949年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证明每一起事件,都有着‘斯大林的策略’在操控;最终导致了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在中国的成功,使中国成为斯大林的苏俄附属国之一。”胡适总结说:“简单说,这样便是斯大林征眼中国策略的开展的故事。这个策略的心脏,爲中国红军的创立,保全,和养成丰满的力量。差不多费了25年的时间,红军才得着充足的实力以攫取大陆中国。红军曾经好几次爲蒋介石的军说所击败,破散,且几至于消减:设使中间不夹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争,斯大林和世界共产党可能永不会在中国成功。斯大林自己曾把中国情势用一句话总括起来:中国革命,是武装的人民反抗武装的反革命:这个事实,便是中国革命的特微。”胡适之所以身在美国依然主动配合蒋介石的反共政策,显然是出自对大陆定其为战犯而后又在全国批判胡适的一个报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