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021-11-24 1088 0
作者: 黄一兵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括和总结。认真学习贯彻《决议》精神,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革命,面对的特殊国情是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落后分散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及其社会影响根深蒂固,又遭受着西方列强侵略和压迫,经济文化十分落后,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才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首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前所未有过的难题。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一度简单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原理和照搬俄国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的经验,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

  在全党为寻找中国革命道路而进行的艰苦探索中,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是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同志科学地分析国际和国内政治形势,系统回答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出了中国革命要以农村为中心,开辟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决议》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是艰巨复杂的事业,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贯穿了同“左”右倾错误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历史经验的过程。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为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创造了重要条件。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1939年、1940年之交,为了系统阐明党的理论和纲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更好地指导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著作,深刻总结和全面阐述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特别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发、党的政策和策略的精辟论证,对指导中国革命具有重大意义。这些理论的创造,标志了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查看余下7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