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涌:毛主席为何会说“美国只要有机会,总是要整我们”?
美国只要有机会,总是要整我们
——论毛泽东对美斗争思想之二
江涌
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一文中,毛泽东开门见山地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1]在处理对美斗争问题上,毛泽东善于以宏大的战略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透视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如国际和平与国内建设),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如东西矛盾与南北矛盾),从而作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决策。1954年10月26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会见印度总理尼赫鲁时说:“我们是一个新中国,虽然号称大国,但是力量还弱。在我们面前站着一个强大的对手,那就是美国。美国只要有机会,总是要整我们,因此我们需要朋友。”[2]毛泽东的敌情意识敏感清晰,为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掌稳船舵、指明方向。
中国是一块肥肉,中国是亚洲的重心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市场浩瀚,且地处亚欧大陆最佳地带,分布巨大的物质利益,更潜藏重要的战略利益,远不是那些被称为“流着牛奶和蜂蜜”的膏腴之地可以媲美。古代周边强邻,近代以来大小帝国主义,都觊觎这块风水宝地,设法奴役这里勤劳善良的人民。“我讲过多次,中国是一块肥肉,谁都想吃的。但现在要吃呢,要用文的,用武的难,过去可以,过去清朝、北洋军阀、蒋介石的时候都可以。”[3]清朝、北洋军阀、蒋介石的时候,中国积贫积弱,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实施野蛮侵略,切割瓜分、蚕食鲸吞中国这块肥肉;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不成了,于是乔装打扮,搞新殖民主义,搞代理买办,搞不等价交换,搞金融投机,搞和平演变,即侧重“文的”一套。
垄断资本的基因与资本积累的规律决定了美国的国际战略,帝国主义的本性与殖民主义的逻辑决定了美国的对外政策。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或附庸国,借以对中国实施经济剥削与政治压迫,是美国的一贯策略。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侵略政策的对象有好几个部分。欧洲部分,亚洲部分,美洲部分,这三个是主要的部分。中国是亚洲的重心,是一个具有四亿七千五百万人口的大国,夺取了中国,整个亚洲都是它的了。”[4]美国若是有了亚洲巩固的阵地,加上它认为已经巩固了的美洲阵地,那么,它便可以放心地集中力量向欧洲进攻了。因而中国的得手,是美国实现全球战略的关键。西方地缘政治学认为,从东欧到中亚的弧形地带是亚欧大陆的重心,或者认定中亚是亚洲的重心,谁控制了这一重心,谁就控制了世界岛即亚欧大陆,谁就控制了世界。毛泽东独具慧眼,认为中国是亚洲的重心,美国若是控制了中国,也就控制了亚洲,控制了世界。所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不仅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更合乎现实的地缘政治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