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高度警惕内疾外患问题——学习毛主席的危机管理智慧
自俄乌战事爆发以来,有识之士关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呼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严格说来,多年来一直都有关于民族危险的呼吁,只不过因各种原因而淹没无闻。
观照俄乌战事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对俄罗斯使用的一系列无所不用其极的卑劣手段与伎俩,必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加之于中国人的头上——不说美国一直在台海、南海频繁制造事端,在中国周边“拉帮结派”,仅北约意欲向亚太扩张、拉日韩“入盟”,就是再明显不过的临界危险信号。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但从没见过强盗对君子“礼让”的先例。如果我们继续像被温水煮的青蛙一样,一味地“躺平”享受,结果必然是尸骨无存!外患之余,有无内疾内忧?凡头脑清醒者是不可能视而不见的。对于内疾外患,习近平总书记是异常清醒的,所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屡屡告诫全党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我们很多同志只知道毛泽东主席有着诗人般的豪迈浪漫性格,始终饱含激情与必胜信心,总能在“烟灭灰冷”的时候,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必将燎原之“星火”,在他眼里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强敌。其实,这种现象的背后,恰恰是他心中已然有了“最为困难”、“最为危险”的底线。因为已经预见到极致的“底线”状态,所以,才能思谋对策,看到希望,夺取胜利。例如,抗战爆发后,“亡国论”与“速胜论”一度甚嚣尘上,但毛主席却从各种力量和因素的对比中,分析“最坏”情况,判断事态演进,指明努力方向,最终得出抗日战争是一场既非亡国又非速胜的“持久战”结论。
为什么跟着毛主席就能无往不胜?因为他有着超常的领袖智慧。在他异常丰富的领袖智慧“宝藏”中,我们往往最容易忽视的一块“瑰宝”,就是“危机管理”智慧。
现代“危机管理”成为一门学科,专门研究认识危机、把握规律、化险为夷、转危为机,是所有社会组织在面对冲突和危机时的普遍追求。但现代危机管理虽然重视对潜在危机的研判,但着力点却在于对当前已发生危机如何调度系统资源进行处理。
而毛泽东主席的“危机管理”智慧与之相反,他的高明之处在于把重点放在提前预见上,也就是侧重于“治未病”、未雨绸缪,以防范未然、防微杜渐。这与他的领袖智慧之精髓——“紧紧抓牢主动权”是分不开的: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在低潮时到希望,在胜利时看到危机,从而保证始终居于主动地位。以下试举几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