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幸福 ——重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劳动和劳动者的重要论述

2022-05-02 1235 0
作者: 李颖 李雨檬 崔京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劳动始终是促进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就劳动和劳动者问题作出过许多重要论述,比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劳动才有前途”,“一切光荣都是劳动的产物”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回答和阐明了劳动的重要意义、劳动者的地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关系等问题,总结其基本特点和蕴含的历史经验,可以为今天广泛动员和凝聚广大劳动者,齐心协力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提供丰厚精神滋养。

  一、论述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从劳动人民中来,为劳动人民服务,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关于劳动和劳动者,他们曾作出过许多重要论述。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民的幸福“只能经过人民自己辛勤的劳动”,每个人的劳动都“必不可少”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为了克服严重财政困难,坚持抗战,毛泽东响亮地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并与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一起参加大生产运动,率先垂范,起到了极大的感召作用。这一号召广泛流传、延用至今,是自力更生精神的生动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党内存在的认为“苏联是老大哥,好像一切由老大哥来承当,帮助我们就好了”的想法,周恩来明确指出,“这是不正确的看法”,他强调,“无产阶级品质之所以可贵,就是依靠自己的劳动,靠劳动的成果”。此外,党员必须在劳动和剥削之间态度鲜明。在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强调:“党员必须是从事劳动而不剥削他人劳动的人”,“必须使每一个党员在劳动和剥削之间,坚决地划清界限”。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离不开人民群众力量的凝聚和发挥。对此,毛泽东指出,“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必须动员人民群众,把力量组织起来,“成为一支劳动大军”。1955年3月,陈云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呼吁,“人民的幸福不能用别的办法得到,只能经过人民自己辛勤的劳动。简易的道路是没有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呢?邓小平提出,“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人人参加劳动,人人创造幸福。陈云指出,“一定要问什么工作最必要,那末,只有说劳动最必要”,在劳动中,要“以国家主人翁的新的劳动态度,进行生产和工作”。他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还强调,“所有国营企业、合作社企业、公私合营企业、私营企业的工人、职员和从业人员的劳动,所有国营农场职工、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个体农民的劳动,所有配合工农业生产工作的其他公私经济部门的工人、职员和从业人员的劳动,都是完成五年计划所必不可少的劳动”,“只有全国人民群众都完成生产任务,才能全部完满地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

查看余下8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