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敬东:向毛泽东学习战略布局

2023-01-29 1550 0
作者: 郝敬东 来源: 昆仑策网

  把控战略全局平衡,抓住关键枢纽用力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只要有战略布局,就会有全局和局部。毛泽东指出,“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同时他还强调,关注那些有关全局的重要的关节。

  保持战略全局的平衡协调。全局的利益,是根本利益。筹划指导战略布局,最重要的就是关照好全局。在战略布局上,毛泽东强调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毛泽东着眼全国政治、军事和经济形势,从全国战场的整体性、关联性出发,照顾各方面各阶段,掌控全国战场,使各个战区相互配合。同时,注意把握战争节奏,使各战役环环相扣,始终朝着预想方向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战略布局,为战略决战创造了有利战略态势。

  扭住关系全局的重要关节。全局是由局部构成的,那些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局部,即成为全局的重要关节。抓住重要关节精准发力,往往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满盘活”的效果。毛泽东指出:“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辽沈战役中,毛泽东指示东北野战军围绕攻克锦州进行兵力部署,强调只要攻克了锦州,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实践证明,正是由于抓住锦州这一事关战役全局的关节进行战略布局,才形成了对东北守敌的“关门打狗”之势,奠定了战役胜利的基础。

  面对未来战争,我们要更加自觉地从政治高度思考战略布局问题,统筹好各领域各方向,特别是随着国家利益拓展,需进一步拓宽战略视野、前移指导重心,着力弥补海外行动和保障能力差距,形成内外兼顾的有利态势。

  战略保持相对稳定,策略适时灵活调整

  毛泽东强调:在战役方针上,不规则无定向可以而且应该成为现实的指导原则。在战略方针上,不规则无定向是不许可的,应有明确的方向与地区,此举体现了战略布局相对稳定和策略执行灵活机动的辩证统一。

  战略布局相对稳定。战略是对军事力量运用和建设全局的筹划指导。只要总的战略形势和目标任务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战略就需要保持基本稳定,战略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战略布局的相对稳定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反“围剿”中制定的“诱敌深入”战略方针,规定战略布局在根据地范围内,这一空间范围是稳定的、不变的。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又提出“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战略方针,规定我军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主要工作是创建根据地,依托山地开展游击战,这一时间范围也是明确的、稳定的。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