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利:不搞特殊化,毛主席是怎样以身作则带好头的?
率先垂范,廉洁奉公
王传利
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认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毛泽东逝世,中国官僚阶层的腐败之所以不特别严重,与毛泽东的人格魅力有密切关系。[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能够警惕腐化,与腐败作斗争,保持廉洁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身作则,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有关。
(一)财产工资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党政干部的工资收入分配由供给制向职务工资制度转变。在其他收入来源较少的情况下,定级定薪牵扯到每个干部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定职、定级、定衔、定薪时,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风亮节。
新中国成立后,干部工资几经调整,呈现几个特点:第一,降低国家机关领导干部的工资标准,缩小最高工资与其他工资标准的差别,工资越高,降幅越大。第二,党内外有别,降低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高级干部的工资,不降低党外干部和技术业务人员的工资。第三,在降低机关党员干部工资时,适当提高一线体力劳动者的工资。
几经调低,为共和国鞠躬尽瘁的领导人的工资情况如何呢?
1960年10月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工资已经降低了4次,工资降为404.80元,一直到他们去世,再没有提高自己的工资。开支大体有这样几项:伙食费、党费、房租费、订阅报纸费、零用费(购买生活用品)。特别开支项目有补助亲属和工作人员、捐赠费等。
1968年1月毛泽东家庭生活收支详细账表明,1967年12月和1968年1月的党费共40元。周恩来和邓颖超没有亲生子女,经常把剩余的钱拿出一部分来补助他人,积蓄够5000元后就交党费。周恩来去世后,留下不到5000元,都交了党费。按照规定可以领到6个月的抚恤金,邓颖超一分也没要。[2]这以后,邓颖超个人还交过3000元党费。1992年,邓颖超去世后,工作人员遵照她的嘱托,把她所有的积蓄,包括已购买的国库券550元,共计11146.95元,全部交了党费。元帅工资较高。1955年我国实行军衔制,朱德为十大元帅之首,但是,老人家一直到逝世前,从来没有拿过元帅工资。朱德逝世后,康克清按照他生前的嘱托,全部交给了党组织。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西三楼展厅,陈列着一张2万余元的存款单。这是朱德同志20多年省吃俭用积蓄下来的钱。
周恩来1976年1月8日去世后,身边工作人员整理了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人的工资收入和支出账目。收入只有单一的工资和工资节余部分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别无其他进账。而支出的项目比收入的项目要多一些,从有记载的1958年算起,截至1976年,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人18年间共收入工资161442.00元,平均每年8969元,月均收入是747.4元,此外再没有任何其他收入。在这18年的全部开支里面,周恩来用于补助亲属36645.51元,补助工作人员和好友共10218.67元,这两项支出占总收入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