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远:不同历史时期,毛主席都读些什么书?

2024-05-12 1194 0
作者: 徐中远 来源: 红色文化网

  毛主席一生“为了什么”而读书

  徐中远

  “为了什么”而读书,这是读书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也是能不能自觉主动读书、能不能持久不懈读书、能不能一生下苦功发愤读书的根本问题。

  周恩来总理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和崇高追求,并不知疲倦地、废寝忘食地为之奋斗奉献了一生。周恩来一生爱读书,一生读了很多的书,毫无疑问,是“为中华崛起”。全心全意“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中华崛起”而忘我奋斗、无私奉献追求了一生。这就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

  毛泽东主席“为了什么”而读书,而且为此一生不懈下苦功发愤读书的呢?

  毛泽东一生对读书充满浓厚的兴趣,一生酷爱读书,一生日以继夜、孜孜不倦读书。他所以能这样做,就是因为他从思想认识上、从心理追求上、从成长成才成事成业的实际需要上,都很明白、很清楚,“为了什么”而读书。所以,他把读书学习作为自己一生的责任,作为一生自觉自愿的行动,作为人生一种从不懈怠的生活实践和人生追求。

  学习毛泽东主席“为了什么”而读书,这是笔者为毛泽东主席晚年做图书服务管理工作受到的一条最深刻的启示。这个问题真正弄清楚了,读书学习自然就会“不用扬鞭自奋蹄”了,就会自己挤时间、下苦功夫积极主动地读书学习了。

  毛泽东主席一生“为了什么”而读书?要说明白、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几个不同历史时期,毛泽东是“为了什么”而读书的。

  一、青少年时代读书是为了改变剥削制度,拯救民族危难,是为了追求真理,实现远大志向

  毛泽东从小就很喜爱读《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演义》、《隋唐演义》、《精忠岳传》等中国古典小说,他从所读的大量书籍里,发现书中的主要人物多是写的将相乡绅,很少有种地的农民。从而得出了书中的那些有名人物,大多都握有兵权,拥有土地,根本不必劳作,全靠农民供养他们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这为他以后要彻底改变剥削制度,建立一个新中国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1912年春,毛泽东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著名的湖南省立高等中学(后改名为省立第一中学)。半年后他就离开了湖南省立一中,到湘乡会馆(依托湖南图书馆)自学读书。在这里他如鱼得水,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每天图书馆一开门,他总是第一个进门的人。中午买两个烧饼充饥,又一直到图书馆关门,才最后一个出来。他之所以这样如饥似渴、刻苦读书,真实的体现出他高超的读书学习的目的。毛泽东曾这样说过:“我们求学不是没有目的的,我们的目的在改造现社会,我们的求学是求实现这个目的的学问。”(《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载《新时代》第1号。)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