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主席关于哲学的谈话有感
知识精英将中国近代的衰落归之于专制制度,当然不能说完全没有一点道理,但实际却是完全不能指导现实的空洞教条。正如主席所说,这种教条有何用?还不如狗屎还可肥田。今日空谈民主或者空谈马列的,跟昔日空谈名教的有何区别。事实上,明清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官僚士大夫阶级无能。儒者但知亲贤臣远小人。然后何为贤臣何为小人?儒家对人才的教养取舍皆不得法。实际上战国之时对儒学就不如何看重,以其无用也。刘邦甚至向儒者撒尿。汉宣帝指责太子重用儒家说:乱天下者,必太子也。
自宋以来,中国士大夫但知袖手空谈心性,谈理学,而不务实学,没有管理经济、财税、军事和金融的具体能力。甚至耻于言利,耻于言财政。国家不得不将货币短缺的解决之道委之于商人豪强,然后必须是委之于海外白银。就算是张居正这样的能臣,也过于依赖外贸,过于依赖世界货币市场。虽然一时有工商业发展,但混乱的币制不能治理,基层不能组织,国家的治理能力反而下降了。士大夫自以为半部认语治天下,但儒学只适用于培养圣贤,对于培养近代化的国家治理者是不合格的。
明代太监有不少能人,如郑和,冯保。即使魏忠贤也是有本事的。而东林党人往往只争于党争,所争者无非皇帝家事,一无所能。后世有云明亡于东林。东林重名节,不能说不对。但一味空谈名节,不关心现实事功,干涉皇帝家事(大明王朝),与太监争斗(烧了郑和的航海资料),反对张居正(张的功劳无从抹杀,只好从私德下手,以至张家后代饿死),反对阳明学说。他们自己有甚么能为?杀袁督师的,正是东林。清兵南下,第一个投降的正是东林领袖钱谦益。
然而哲学是否可以取消?其意义和领域究竟在哪里?
康德认为: "哲学是哲学知识或来自概念的理性知识体系。就世界概念来说,哲学是关于人类理性的最后目的的科学。哲学是关于智慧--理性的立法者的学说,哲学家不是理性的艺术家,而是立法者。实践的哲学家,借助于学说和榜样传授智慧的教师,是真正的哲学家。因为哲学是一种完美智慧的理念,它给我们指出人类理性的最后目的。哲学是理性知识的系统联系,或者说,是理性知识在一种全体理念中的联结。
哲学不但允许这样一种严格的系统联系,而且是唯一在最精确的知性中具有系统联系,并赋予其他一切科学以系统的统一的科学。哲学是关于人类理性的最终目的的一切知识和理性使用的科学,对于作为最高目的的最终目的来说,一切其他目的都是从属的,并且必须在它之中统一起来。"(引自康德《逻辑学原理》。) 康德关于哲学的这种定位,我认为是历来关于哲学最深刻、最本质的一种表述。 康德将哲学提高到这一地位:"哲学是关于智慧--理性的立法者的学说。"康德将哲学分为理性的与实践的两种。理性的,即寻找正确的定义("正义"),philodox(苏格拉底首创这个词),仅仅致力于思辨性知识,以知识为目的,而不考虑知识的目的,不考虑知识为任何目的、任何人所利用。这就是"工具的理性"。 但是,康德认为哲学的最终目的还是指导实践。只有能实践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因此哲学不仅提供知识,而且提供典范,将知识与道德价值相结合,运用知识于理性的崇高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