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毛泽东》解说词(摘选)

2019-12-27 1793 0
作者: 艾辛 来源: 人民网


点击上图观看视频

  《走近毛泽东》解说词(摘选)

  字幕:

  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

  他是战士,又是统帅;

  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

  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

  字幕:

  1975 年 12 月 31 日晚上 12 点至翌日凌晨 1 点。

  这天晚上,他会见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朱莉和女婿戴维。朱莉转交了尼克松写给毛泽东的信。

  毛泽东看上去有些体力不支,交谈时不得不将头靠在沙发上。这情景让在场的人感到,无情的岁月已经让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风华不再。

  但毛泽东开口便语出惊人:“我生着一幅大中华的脸”。

  此时此刻,在场的人突然感到毛泽东身上的活力又奇迹般地出现了。

  从 1976 年至今,毛泽东逝世已经 27 年了。

  在这 27 年间,足足有一整代和毛泽东同时代的人离开人世。

  从这些过去岁月留下的印记中,人们依然能感受到毛泽东时代的风采。仿佛能看到他穿越时空,从历史的风风雨雨中向我们走来。

  1893 年出生在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的毛泽东,小时候的生活同其他农民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两样。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这是毛泽东 1959 年回韶山时写的诗句。此时此刻,他走进父母的卧室,望着父母的照片,还有他出生的这间土房少年时代的一切仿佛历历浮现在眼前。

  毛泽东八岁才在家乡的私塾启蒙读书。但他对私塾先生教的《四书》、《五经》兴趣不大,却喜欢读那些古典小说和当时比较进步的书籍。

  ……

  这里还保存有毛泽东当年带午饭用的小竹篮子。

  这盏小桐油灯,记载了毛泽东十三岁停学期间,白天劳动,晚上自学的经历。

  儿时的毛泽东在家乡有个乳名叫石三伢子,乡亲们都知道,正是这个爱读书、乐于助人的石三伢子领导全中国的劳动人民翻身作了主人。

  ……

  回到故乡的第二天早晨,毛泽东到后山去看望父母的坟地。途中遇到了一位正在放牛的牧童,这情景或许让毛泽东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

  在父母坟前,毛泽东用松枝和鞠躬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怀念。

  17 岁那年,毛泽东告别父母,走出韶山冲。临行前,他改写了一位日本人写的言志诗,悄悄夹在了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诗里说:“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

  1945 年开始,气势恢宏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势如破竹。

  这时候,解放战争已经进入最后的决战关头。毛泽东也从陕北东渡黄河,住进了河北省平山县一个叫西柏坡的小村庄。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