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白求恩齐名的印度援华医生,年仅32岁长眠在中国大地上,毛泽东痛悼全军失一臂助

2021-10-28 2209 0
作者: 彭苏 来源: 党史博采

  1942年1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32岁印度援华医生柯棣华在河北抗日前线逝世。延安军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朱德亲临会场并讲了话,毛泽东送了亲笔挽词。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习近平向他的遗属颁发了纪念章,他的墓地和纪念馆至今仍在中国河北的大地上,他也成为中印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投身中国抗战的恒河之子

  1910年10月9日,柯棣华出生在印度孟买省,他有八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二。5岁时父亲就把他送进学校,从小学到中学,他的成绩都很好。1931年,21岁的柯棣华考入了孟买的戈瓦德达斯·桑达·达斯医学院。此时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柯棣华深受民族独立思想的影响,积极参加了反对英国殖民当局的游行和罢课,因而被学校开除。但他又考入了孟买著名的格兰特医学院,并在1936年获得了外科学士学位,次年又考上了这所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外科医生职位。

  ◆印度友人柯棣华医生。

  中国抗战全面爆发后,深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印度也掀起了援助中国抗战的热潮。在印度民族独立斗士、印度最大的政党国大党主席尼赫鲁的倡议下,1938年8月,印度组建了援华医疗队。柯棣华决然放弃良好的生活和工作前景,报名参加了这支援华医疗队。

  印度援华医疗队由五人组成,队长爱德华是印度著名的外科专家,也是尼赫鲁妻子的哥哥,曾参加过西班牙国际纵队。副队长卓克华是著名的胸外科专家,俩人都年近60岁,其他三人都是年轻医生,援华医疗队在离开印度前,中国驻孟买总领事和印度国大党孟买委员会,都为医疗队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援华医疗队到达了广州后,受到保卫中国同盟主席宋庆龄等人的热烈欢迎。柯棣华在日记中写道,“孙中山夫人也来欢迎我们,她还很年轻,风度迷人,讲一口漂亮的英语,她衣着朴素,丝毫没有中华民国国家夫人的架子。”随后,医疗队先后在汉口、宜昌、重庆等地工作。五位医疗队员都取了一个中国名字:爱德华、柯棣华、卓克华、木克华、巴苏华。

  ◆1939年3月15日,毛泽东在延安会见印度援华医疗队全体队员。左起第二为柯棣华。

  到中国后不久,柯棣华他们目睹了国民党统治区内的政治腐败,渴望到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去。柯棣华说道,“延安是我心中的革命的耶路撒冷,是革命者向往的圣地。”1939年1月,就在医疗队获得批准,准备奔赴延安的前夕,柯棣华不幸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他强忍悲痛,继续随医疗队前往延安。延安军民为印度援华医疗队举行了盛大欢迎仪式,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参加了联欢会。毛泽东还亲自请医疗队吃了饭,并让柯棣华坐在自己身边,向他询问了他家中的许多情况。随后,爱德华、柯棣华和巴苏华到延安郊区正在建设中的拐峁模范医院工作,爱德华为外科主任,柯棣华为外科医生,巴苏华为五官科医生。卓克华和木克华被分配到医院担任医务教学工作。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