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英雄的足迹——怀念“王成”原型、乐亭籍战斗英雄赵先有
根据著名作家巴金撰写的小说《团圆》改编的革命影片《英雄儿女》,曾使千百万中华儿女热血沸腾。每当《英雄赞歌》响起,耳畔总会传来那声震颤寰宇的呼喊声:“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在王成原型——赵先有的故乡乐亭县采访,我们强烈感受到,王成的形象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而是成为代代效仿的人生楷模,王成精神已然成为故乡的育人之魂。
英雄血染战旗红
1947年10月,赵先有告别已有身孕的妻子及家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谁也不会想到,这次离别竟成永别!
在部队,赵先有苦练杀敌本领,在新保安、太原、兰州等几十次战斗中曾三次荣立战功。1949年1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又荣升排长。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次年2月,赵先有奉命入朝参战。1952年10月,为配合板门店谈判,志愿军总部做出决定,在开城一带展开反击作战。其中,攻防“六七”高地是最激烈的一场战斗。
“六七”高地因海拔高67公尺而得名,距离板门店谈判地点只有5公里,是一个咽喉要道。10月2日,65军194师582团2营5连夺取“六七”阵地后,由6连负责坚守。当时,赵先有任6连副指导员。
2日上午,丢失阵地的敌人向“六七”高地发起多次进攻,均被6连指战员打退,但6连也付出了伤亡代价。此时,赵先有凭借多年的战斗经验找到连长:“现在敌人火力太猛,为减少伤亡,不如将大部队撤回,留少量人员坚守。”他的建议得到团长张振川的同意。就这样,赵先有率领1排和2排4排留了下来。晚上,他对战友们说:“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要像钉子一样钉在阵地上,誓与阵地共存亡!”4日凌晨到午后,敌方以飞机57架次实施轰炸,6连先后打退敌人5次冲锋,而6连也仅剩下20人,赵先有将其编为一个加强班,继续坚守。
10月5日,一个惊天动地的日子。敌人动用飞机32架次,与大炮和坦克一起对“六七”高地进行地毯式轰炸,山头被炮火削下1米。上午11时20分,敌人又集中一个营的兵力冲上高地。此时,高地只剩下赵先有和刘顺武两位同志。当敌人像潮水一样涌来时,他们仍顽强地打击敌人,并用报话机向团指挥所报告。
“团长,敌人冲上来了,开炮打吧!”当赵先有急促嘶哑的声音通过报话机传来时,张振川心里一阵剧痛。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他命令赵先有和刘顺武进入隐蔽部,决定用炮兵群的火力应和赵先有的呼叫……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