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地主家的少爷到“农民大王”,他为什么要为革命而死?
2021年3月22日,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彭士禄院士因病去世,享年96岁。
在彭院士的生平介绍中,其童年经历令人唏嘘不已。
3岁时,他的母亲被敌人杀害。
4岁时,他的父亲被捕牺牲。
成为孤儿的彭士禄在地下党组织和革命群众的掩护下东躲西藏,先后被20多户人家收养过,吃百家饭,穿百家衣。
但在8岁时,因为叛徒出卖他被逮捕入狱,关押一年后被转送广州感化院。直到10岁才释放出来,先当乞丐,后打零工。
11岁时再次被捕入狱,后被其祖母设法营救出狱,送往香港避难。
14岁时他带着堂弟偷偷跑回广东,参加了东江纵队打游击。后来这两个小毛孩被地下党设法寻回,又送回香港藏起来。
15岁时他和其他烈士子女,一道被周恩来辗转送往延安。后由组织安排进入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最终成为科技泰斗。
彭士禄为什么在童年会受到如此多磨难?
只因他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中国农民运动事业的开创者彭湃的儿子。
彭湃及他的小乖乖
彭士禄(左)和哥哥彭干仁(右,9岁夭折)
01
彭湃原名彭汉育,1896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城郊。
相比他的儿子,彭湃的童年衣食无忧,因为他家境相当殷实。
加入中共的革命者中,为数不少的人家庭条件都很不错。
比如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出身是富农家庭,家有良田几十亩。周恩来虽然自己父亲家败落了,但受到做小官的伯父的支持,也是不愁生计的。
但是他们跟彭湃比,都差得太远了。彭家可是大地主。
这个大地主有多大呢?
田就有数千亩,号称“乌鸦累死也飞不出彭家的地”。这些田租给1500多名佃农耕种,每年收租达10万斤以上。
此外,镇上还有几条街的铺面是他家的。他和兄弟姐妹共是七男四女,住的双层西式别墅,现在看来都不过时。
海丰彭家故宅
这种家庭出身,一辈子安稳富足根本不成问题,为什么彭湃会走上革命道路呢?
他的思想发展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变化。
第一阶段,彭湃从家庭经历中产生了朴素的平等思想。
彭湃的母亲周凤原本只是个婢女,后来被彭父纳为妾,生下了彭湃。10岁时彭父与嫡母相继去世,彭湃此后由生母养育长大。
母亲常给小彭湃讲述自己过往的不幸和农民的贫苦生活,本意是让彭湃不要居高自傲,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母亲的教诲让彭湃从小对农民就怀有同情。
后来,祖父派十几岁的彭湃跟长工去佃农家收租。当他看到佃农没有吃的,甚至连穿的衣服都没有,当场说“不收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