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共唯一女创始人,功勋卓著,被毛主席高度评价,却因叛徒出卖,死的惨烈!

2023-03-10 2377 2
作者: 希锐 来源: 栩然说公众号

  1

  1895年9月4日,湖南西部山城溆浦,一个商人家庭里。

  一个女娃出生了。

  她是这个家庭的第九个孩子,家里人便亲昵地称她为“九姑”。

  看这孩子长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想必未来定有一番作为,便给她取名为“向俊贤”。

  至于“向警予”这个名字,是她后来自己改的。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就用“向警予”一名来展开下文。至于她改名的原因,后面也会有所提及。

  对向警予来说,来到这人世间,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不幸的是,她生逢乱世,那时候,中日甲午战争,中方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马关条约》刚刚签订,羸弱腐败的晚清政府,摇摇欲坠,中华民族遭遇到了空前的危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同是湖南人的谭嗣同,面对这种情形,悲怆又愤慨,写下了一首《有感》: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哭一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但幸运的是,向警予所处的家庭环境,十分融洽,十分进步。家庭条件,也相对宽裕。

  这让向警予从小便有接触新思想,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并不用被沉重的体力劳动所窠臼,这给了她许多自我思考的宝贵时间。

  小时候,父亲和兄弟们教向警予认字,读经典,同时,还给她讲些历史故事。

  向警予尤爱听《木兰从军》的故事,佩服女扮男装的花木兰,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报效国家。

  对于那首朗朗上口的《木兰诗》,更是熟记于心: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有人说向警予“有效花木兰发奋图强的雄心”,我觉得,除此之外,她身上还开始隐隐显露出一些女侠的特质,颇有一种巾帼不让须眉、视死如归的气势。

  到了入学年龄,在大哥的鼓励下,向警予进入了县立小学堂,开了溆浦女子公开进学堂读书的先河。

  在学校里,向警予勤奋异常,从不懈怠,非常自律。

  加上她聪慧过人,学校里的国文、历史、算数、体操等科目,样样成绩名列前茅,妥妥的学霸。

  蔡和森曾这样回忆道:

  “她会做热烈的、民族色彩的小论文;会操体操,尤其会翻杠子。”

  “在学校以及在每次全县学生比赛运动中,警予是最耸人听闻的‘文武双全’的第一名。

  在这种社会的奖励空气之下,愈加把这个新式的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兴奋起来,于是她自早到晚想做‘天下第一伟人’,睡梦中都是这样的想着。”

  由此可见,向警予属于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典范了。

  放学回家后,当她看见父兄们谈论历史,议论时事,一般会静静的聆听学习,若触及到自己感兴趣、有想法的问题,便会参与进去,且“最爱辩论,言多中肯”。

查看余下8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