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连新:周总理在中国核潜艇研制中的历史功勋

2024-01-09 1320 1
作者: 杨连新 来源: 红色文化网

  在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48周年之际,特撰写此文缅怀他在中国核潜艇研制中的重大历史作用和建立的历史功绩。

  周总理是研制中国核潜艇全过程的决策者和推动者,从核潜艇启动到研制成功,凝聚了他大量的心血。在研制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和关键步骤,他都亲力亲为,或召集会议集体做出决定,或作批示,或面授机宜,或“穿针引线”或督促催办……准确引导核潜艇研制的大方向。

  1958年,中国决定研制核潜艇;1974年,成功造出第一艘核潜艇交付海军;1976年周总理离世前,欣慰地看到了中国核潜艇驶向大海。据初步统计,在核潜艇研制的16年里,总理对核潜艇的直接批示和指示多达30余次。正因为有周总理的精心筹划、严密组织、悉心指挥、果断呵护,才更加调动起广大核潜艇工程研制者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才使核潜艇工程在统一指挥下,协调一致,排除干扰,顶风破浪,砥砺前行。

  一、快速批转研制核潜艇的“绝密报告”

  1950年代,中国刚从战火中摆脱不久,几百年来被列强欺辱的伤口还隐隐作痛。中国最高领导层知道,只有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缩小与他国的差距,才能够有效地保卫国家安全。而就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短短几年里,国外的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和核电站等核技术迅猛发展起来,核技术崛起并大量用于军事目的,极大地震撼了世界,同时也激发了中国尽快建造核潜艇、研制原子弹、发展核工业的强烈愿望。

  根据党中央的决策,国务院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1956年4月,在周总理的领导下,组织制定《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到:热核子应用方面应与原子能和平利用相结合,开展小型核弹头、核潜艇和军用动力堆等综合性的研究。6月,科学规划委员会编制的国家重要科学技术任务书再次明确指出:“在潜艇研究方面首先应解决大功率的水下动力问题,即研究并制造艇用原子动力装置,原子动力是潜艇的理想动力,也是国际科学技术最新成就之一”,设想“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末期建立潜艇用试验性原子反应堆,争取在第3个五年计划完成原子动力潜艇的建造成功。”

  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的有关指示精神,为了贯彻落实毛泽东同志关于“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的指示,海军积极抓紧制定导弹核潜艇的研制规划。

  核潜艇的研制被列入国家和军队远景规划后,周总理还向毛主席、党中央报告,建议成立原子能事业部。

  1956年6月14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接见参与制定《十二年科学规划》的科学家。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