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在党代会上批判苏修是不是一针见血?

2023-08-26
作者: 李克勤 来源: 济学微信公众号

  李克勤(jixuie)题记:1973年8月24日我党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主席主持大会,周总理作《报告》。这个报告,当时包括我们小学生都认真学习过,广播、报刊杂志的宣传那是相当到位的,很多新鲜说法可以算得上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例如“中国是一块肥肉,谁都想吃。但是,这块肉很硬,多年来谁也咬不动”,这个谁主要指苏美两霸,这个说法多年来具有广泛的文化影响,表现出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整体上一系列想法说法做法,因为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而显示出——潇洒的自信,自信的潇洒。《报告》对苏修的揭露和批判,那也是一针见血,一气呵成。

  周总理作报告的这张照片,拍得相当好

  01

  《报告》对苏修的概括性描述

  周总理在《报告》里对苏修有个概括性的描述:

  【苏联修正主义统治集团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这二十年来已经把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它对内,复辟资本主义,实行法西斯专政,奴役各民族人民,使政治、经济、民族矛盾日益深化;它对外,侵占捷克斯洛伐克,陈兵中国边境,出兵蒙古......在许多亚非国家进行颠覆活动。这一系列的事实,深刻地暴露出它新沙皇的丑恶面目,它“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它做的坏事、丑事越多,被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送进历史博物馆去的日子来得越快。】

  为什么说是“描述性的概括”?

  从语言上看,无疑是体现出准确、鲜明、生动的特性,这是属于毛泽东文化的风格。

  第一句主语是“苏联修正主义统治集团”,这句话也是对它的准确界定——将其内涵说清楚。

  接下来就从外延上展开,看看这个“集团”对内对外是干啥的,它干的这些事情有什么特征,以及这么干下去的趋势是怎样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

  这不就是语言上的鲜明与生动吗?

  这不就是对苏修一针见血的揭露和批判吗?

  这语言还不够流畅——一气呵成吗?

  这里还稍微介绍一下周总理与赫鲁晓夫、勃涅日列夫集团直接的斗争。

  有个传说,赫鲁晓夫在谈判桌上说不过周总理,竟然胡搅蛮缠说起个人出身问题来,他说自己是矿工出身,借机说周总理出身于没落官僚资产阶级家庭。这哥们想以此获得一点“优越感”,没想到周总理回敬了他一句“可惜如今我们都背叛了自己的家庭”。搞得赫鲁晓夫满脸通红。他们两个人的说法,值得推敲一下,看看究竟哪个说得通?

  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中国,周总理和毛主席、刘少奇一起陪同检阅三军仪仗队

  赫鲁晓夫的说法,在器层面也说得通,那是事实,可一旦在道层面分析,问题就出来了。因为一个人的家庭出身是不可选择的,而一个人的阶级立场是可以选择的。赫鲁晓夫后来背叛的是工人阶级,而周总理是背叛了资产阶级。

查看余下7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