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是毛主席的坚定支持者


  3月5日是周总理诞辰125周年纪念日。周总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楷模,我对周总理有种发自肺腑的尊崇,一想到他就觉得很温暖。因此,我们有必要回顾总理波澜壮阔的一生,揭批他文革期间“违心”支持、“违心”签字等谣言,还原真相,这是对周总理最好的纪念。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雷锋学习日)生于江苏淮安市驸马巷7号,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

  一、辗转求学(7年)

  1910年春,周恩来随伯父离开淮安,先后在奉天省银州(今辽宁铁岭市)银岗书院和奉天(今沈阳市)东关模范学校读书。1913年春,离开沈阳到天津;8月,考入南开学校,1917年6月毕业。

  二、赴日留学(2年)

  1917年9月,赴日留学,由此接触马克思主义。

  三、五四运动(1年)

  1919年4月回国,参加五四运动,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领导者;9月入南开大学,入校后参与成立进步团体—觉悟社,社员包括周恩来、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谌志笃、薛撼岳、郑季清、周之廉、李振瀛、谌小岑、潘述庵、马骏、李锡锦、胡维宪等人。1920年1月,在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中被捕,7月出狱。

  四、留学法国(4年)

  1920年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赴法勤工俭学者先后17批约1700多人,其中包括周恩来蔡和森、蔡畅、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王若飞、邓小平、陈毅、李富春、聂荣臻、向警予、李维汉、李立三、徐特立、何长工、傅钟(总政副主任)、李卓然(中宣部部长)、刘伯坚、郭隆真、张昆弟、罗学瓒、萧三、熊雄、萧朴生等人。1921年3月,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加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8个发起组之一),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

  1922年3月到德国,6月和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负责宣传工作(其中,赵世炎为书记,李维汉负责组织);10月,与赵世炎、王若飞、尹宽、陈延年等4人当选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23年2月,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

  1923年6月,与尹宽、林蔚等代表旅欧青年团与王京歧达成协议,80余名团员全都以个人身分参加了国民党旅欧支部,同年11月25日,在中国国民党驻欧支部成立大会上,当选为执行部的总务科主任,主持国民党驻欧支部的工作。

  总之,留法期间,因为处于国共合作蜜月期,周恩来参与组建旅欧共产党和旅欧国民党组织,并都担任重要职务,这使得他在国民党内很有人脉,为日后做特科工作和统战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我明白了
0条回复
(1966年武汉“七二0事件”),应为1967年,即文化革命正式开始后一年左右。
0条回复
(但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博古和李德)。此处值得商榷。老调重弹,把苏区根据地的丧失的责任,一股脑的全部兜到博古、李德头上。据《李宗仁回忆录》所说他对国共合作大革命时期在广州的CCP党人敬重之余,对他们把苏联顾问敬若神明很不以为然。可见,照搬苏模式派在遵义会议前是主流,如果只有博古、李德二个人在执行左倾冒险路线,其他人都火眼金睛、抵制他们的错误,情况果然如此,遵义会议早就在瑞金中央苏区开了嘛!还要等到千钧一发,生死关头再开吗?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