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毛主席、周总理的早年密友李维汉


  李维汉,又名罗迈,湖南长沙县人。他是毛泽东、蔡和森的早年密友,还是周恩来的旅欧同学。八七会议后,他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中共主要领导人,瑞金时期曾参与对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批判。解放后长达17年担任中央统战部部长,后因“错误”言论受到批判。文革期间遭“迫害”,文革后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中顾委副主任等职。他与三个夫人育有李铁映、李铁林等两子三女,其中,大名鼎鼎的李铁映是原中共中央负责人博古(即秦邦宪)的女婿。李维汉因“4次担任毛泽东领导、娶邓小平前妻、经历3次左倾错误、受到2次错误批判、晚年严厉批评毛泽东”等原因受到特别关注,进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知错就改、光明磊落的典范。

  一、早年经历

  1896年6月2日,李维汉生于长沙县高桥镇学仕桥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与杨开慧是同县老乡。他是陇西李氏第40代子弟;其曾祖父原是福建渡东人,后因家族乔迁等原因,各派支分散各地;其曾祖父便乔迁至长沙,原本祖父去世前,家中有100多亩田,属大户人家。后因做生意亏本,卖掉大部分田产,生活越发贫寒。1910年,李维汉考入清泰乡作民学校,和任弼时等人是校友,后因家贫未能完成学业。1912年,考入长沙湘军工厂艺徒学校当铸工,半工半读,1年多后再次辍学。1914年春,与曹文玉结婚,这是李维汉的第一段婚姻。1916年8月,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二部,同毛泽东、蔡和森等相识。1917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初级部主任。1918年4月,同毛泽东、蔡和森、罗章龙、何叔衡、萧子升、萧三等14人在长沙创办新民学会,后与李富春等人被安排在保定育德中学,为留法学习文化知识。

  二、留法3年

  1919年10月,与李富春、张昆弟、张继(国民党右翼分子)等162人赴法国勤工俭学,先是到施乃德钢铁厂做铸工,因劳动强度过大,不到半年就坚持不住,便到巴黎西郊张昆弟处休养一段时间。在蔡和森的影响下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期间也阅读了大量宣扬无政府主义的书刊。1921年,与周恩来、赵世炎等酝酿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6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李维汉负责组织工作。

  三、主政湖南

  1922年,受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委托,回国申请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底,由毛泽东、蔡和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4月—1927年4月,他接替调往中央工作的毛泽东,担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后改称中共湖南省委员会)书记。在任职的4年中,他领导湖南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斗争,使湖南成为中国大革命运动中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中共中央曾两次在报告中表扬李维汉领导的湘区区委斗争策略“稳当周到”。

查看余下7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