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社会主义的总纲一一再读《共产党宣言》


  刚刚读到有位叫做“酒叔的头条”的文章:《民营企业家头上的达摩剑:共产党宣言中的资本、资本家、私有制》。作者在文章中谈到:

  “司马南、李光满这些人,要么是没有去读《共产党宣言》,要么是故意断章取义。

  他们将抽象化的资本、资本家、私有制概念移植到当今的中国社会主义之中:

  大的私营企业主就是《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资本家/就会剥削工人甚至万恶、

  私营企业的财产就是《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资本、这些私营经济就是《共产党宣言》中所说应该消灭的私有制。

  司马南、李光满们完全是望文生义!”

  在这里,作者谈到了如何学习《共产党宣言》的问题。

  从1848年到现在,已经有174年过去了。但是,对于《共产党宣言》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的学习,有些学者,特别进行相关研究活动的专家学者,学得不到位的现象却正如这位作者所说的:要么就是没有去读,要么是断章取义,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去读了,而且也不能说是断章取义,而是没有抓住核心要点。

  在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的时候,人大教授周新城发表了《消灭私有制》的纪念文章,曾经引起了学术界的轩然大波。我觉得,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在《共产党宣言》这一科学社会主义奠基之作发表170周年时,不忘初心,发文纪念,这其实是没什么好指责的。但是,我觉得,在《宣言》发表170周年的今天,在十月革命胜利已有百年社会主义实践之后的今天,仍然把“消灭私有制”作为重点来强调,这是在学习《宣言》的过程中存在着重要问题。

  在当时面对整个的资本主义世界,无产阶级将要通过组织成为自己的政党,领导共产主义运动,以建立能够体现劳动者利益要求的共产主义社会时,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重点自然是消灭私有制。这在当时是非常适合的。

  而经过170年的发展之后,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社会主义实践已经有了百年历史的今天,在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遭受挫折、走向灭亡的今天,在我们已经进行了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的今天,我们再简单地重复“消灭私有制”,已经远远不够了。

  如果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那个年代无产阶级运动的侧重点和主要任务在于“打破一个旧世界”的话,那么,我们今天面临的侧重点和主要任务在于“如何建立一个新的世界”。

  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二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也明确告诉我们:“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同上书第39页)。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告诉了我们。他们把两种社会的基本特征非常清晰地显现在我们面前: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特征是生产资料(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生产劳动(活的劳动)只是为生产资料的增殖服务的,是资产增殖的工具和手段;社会主义生产力特征是生产劳动(工人)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生产资料(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水平的工具和手段。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利益要求;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劳动所有者的利益要求。

  资本主义的生产性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而社会主义的生产性质上是消费价值的生产。

  基于以上认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必须实现四个转变:

  一,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促使社会生产力产生根本转变:即由生产资料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到生产劳动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的转变;

  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促使社会生产主体由资产所有者到劳动所有者的转变;

  三,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促使由体现资产所有者权利要求一一资产所有权的制度向体现劳动所有者利益要求一一劳动所有权制度的转变;

  四,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促使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所有到社会公共所有的所有制的根本转变。

  很显然,这四种转变是相互关联的。随着生产资料由资产阶级私有制转变为社会公有制,自然也消灭了资产所有者,从而使劳动者成为唯一的生产主体;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自然也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从而使劳动所有权成为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利益要求;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社会生产也必须产生了生产劳动取代生产资料的支配地位,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这些转变相适应,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有产权制度向劳权制度转变。

  在第二部分,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革命需要做到两个决裂:“共产主义革命就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什么是传统的观念:那就就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观念:包括生产力观念;生产主体观念;权利观念;制度观念;文化观念等等。

  什么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概括起来就是要实现“四个转变”和“两个决裂”,从而最终形成以劳动者利益要求的满足为核心的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及相应的意识形态。

  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中最重要的东西,即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抓住这一根本转变,才算是抓住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总纲,抓住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总纲,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实践及理论的成败得失。

  由马克思恩格斯创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发展的、开放的。但是,它的根本目的和贯穿始终的基本宗旨是不会变的,那就是要实体由体现资产增殖为核心要求的生产方式到体现满足劳动者消费需要为核心要求的生产方式的转变。

  抓住了这一关键点,我们就不必在公有制形式上纠缠不清,也不用去管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在理论上发展了那些方面,我们只需要认清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有没有实现以上所说的“四个转变”,有没有实现“两个决裂”,由此我们也不难明白,苏联人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我们也不难明白,苏联模式的形成做到了形成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那个阶段,达到了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何种程度等等。

  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著作,我们必须紧紧地把握其核心要点,然后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阶段,确定相应的行动方针,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方法。事实上,《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它为我们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总纲,这个总纲,就是要用消费价值的生产方式取代剩余价值生产方式,就是要用体现劳动所有权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及意识形态取代体现资产所有权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已经有了174年。而十月革命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也有100多年。但是,直到今日,在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生产力,对劳动所有权和劳动所有者,对按劳分配制度的基本形式及其规律,对消费价值生产等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范畴,都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表述。这一事实表明,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特别是对《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及《资本论》等著作的学习不够深入,没有完整地、系统的、实质性的把握。这一现实,是值得我们每个马克思主义者,每个社会主义者好好反思的。

  【文/钟建民,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