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历程与经验启示
【摘要】自诞生以来五百余年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先后经历了六个时间段,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从改革到创新的飞跃,形成了诸多重要原则和经验。回顾和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历程与经验启示,展望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对于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回望世界社会主义五百余年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基本历程,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创新的历程,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和经验教训,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历程
习近平分六个时间段分析了世界社会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为我们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的源流、特征、发展轨迹和变化趋势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一)第一个时间段: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主义最早是作为一种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理想的社会思潮出现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其最初形态是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初期的16世纪初至17世纪末,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阶段。托马斯·莫尔、托马斯·康帕内拉等主要以游记的形式、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罪恶,畅想未来理想社会。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法国莫莱里、马布利等人开始从法理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未来新社会的秩序。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发展达到一个新高峰。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甚至直接采用局部试验的方式尝试改造旧世界。空想社会主义尽管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强烈批判,但没有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也没有找到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二)第二个时间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存在深刻的阶级基础。19世纪30—40年代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在欧洲主要国家占据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趋于尖锐,“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的阶级,但是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前者的产业工人的阶级”,工人运动迅速发展起来。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同样存在深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开展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批判性地吸收和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的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后,便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行动指南。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投身革命和工人运动实践,总结革命运动经验,不断丰富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