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讲的是劳动所有权,而不是资产所有权
近日,浏览价值中国网时,读到了卫祥云先生的短文《关于资产所有权概念及其应用研究的意义》。
在这篇短文中,卫祥云先生回顾了改开以来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的变化,认为“对资产所有权概念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就非常重要、意义重大了”,并进一步指出“我们必须理清资产所有权的一些概念”,文章例举了“全民所有财产”、“共有财产”、“私有财产”、“法人财产”等概念。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社会主义的生产主体是劳动所有者,而不是资产所有者,社会主义要讲的是劳动所有权,而不是什么资产所有权。因此,作为当代中国学者或经济学家,应该关注和研究的应该是劳动所有权,而不是资产所有权。
卫祥云先生在短文的开关就明确指出,“我们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那么这“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有什么样的本质区别呢?
在17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共产主义”就是指消灭了私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一一即社会主义社会。
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与资产阶级社会的根本区别在于“活的劳动”与“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相互关系:
“活的劳动”即生产劳动,其主体是劳动者,“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即生产资料,其主体是资产所有者;资产阶级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即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在资产阶级社会里,劳动者作为劳动力所有者,他只是满足资产所有者使资产不断增殖的工具和手段;而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则相反,生产资料只是满足劳动者作为劳动者消费需要的工具与手段。
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主体是资产所有者,因此,资产阶级社会从经济上说,也就是满足资产所有者利益要求一一资产所有权的社会;相反,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主体是劳动所有者,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从经济上说,也就是满足劳动所有者利益要求一一劳动所有权的社会。
我们常说,“社会主义要让劳动者当家作主”,“社会主义要实现按劳分配”。这“劳动者当家作主”是什么权利?难道不就是“谁劳动谁管理”的劳动管理权吗?这“按劳分配”的内涵难道不就是“谁劳动谁所有”的劳动分配权吗?一句话,社会主义讲的劳动所有权,而不是什么资产所有权!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