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苏修如此为涨价辩护
苏联的物价有没有上涨?这本来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客观事实问题。可是,在今日之苏联,苏修头目为了蒙骗老百姓,耍尽花招,竭力掩盖苏联物价上涨的真相。殊不知,“机关算尽太聪明”,事实是掩盖不了、推翻不了的,掩盖者总是不断自我揭露,露出了马脚。
人们记得,在今年二月召开的苏修“二十五大”上,勃列日涅夫亲自登台,大讲特讲苏修奉行的是“保障主要商品的国家零售价格稳定的路线”,而且还要“降低某些商品的价格”。请看,物价不仅是要稳定,而且还要降低,这怎么不是“发达社会主义”的一种“发达”景象呢?
然而,吹牛皮是不能持久的。苏联老百姓每天开门七件事,经常碰到商品涨价。他们有的口出怨言,有的提出责问。苏修报刊和电视台也收到读者和听众来信,向苏修当局提出“为什么商品的零售价格提高了?”这一类质问。正因为面对广大群众的怒潮,苏修不久前不得不让管理物价的头目——苏联部长会议国家价格委员会主席格卢什科夫出面进行解释,以平民愤。效果如何呢?叫做欲盖弥彰。
劈头的问题是,到底物价上涨了没有?这位主席尽管转弯抹角、吞吞吐吐,终于承认有些物价是上涨了,他提及的价格上涨的项目是:鱼及鱼制品、银制品、雨衣、某种牌号的香烟、女裙、冰箱等。这显然不是全部的事实,但这点滴事实就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难道这就是勃列日涅夫声称的稳定物价和降低物价的路线吗?显然,勃列日涅夫之流是不敢正视和回答这一问题的。
于是,这位价格委员会主席换了一副面孔出来说,有些商品是涨价了,但是事出有因。他陈述的理由是:一是商品“质量改进了”,二是有些商品的“资源少了”,三是下面有“舞弊行为”,四是提价的商品“不是生活必需品”。这种解释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商品质量改进就要涨价”的论调的真正用意,是为今后苏修提高商品价格打开更宽广的大门。要提价,就可以诡称质量提高了,而实际结果恰恰是,商品质量越来越低,价格却越来越高。“资源少了”要提价同上述论调有异曲同工之妙,谁能说自然界的资源越用越多呢?还有什么下面有“舞弊行为”,这是棒打下面、开脱自己的一招。至于提价商品不是“生活必需品”的论调,更是打肿脸充胖子的手法罢了。
说实在的,苏修价格委员会的这位大官奉命出来辩解,是有难言的苦衷的。先不说苏联国内人民的怨言和不满,波兰人民不久前为了抗议基本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而掀起的革命风暴,不能不使苏修统治集团胆战心惊。他们及其宣传工具最近不断出来辩解,一方面给提出物价为什么上涨的群众扣帽子,说这样提问题是“错误的”,是什么受了“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别出心裁地制造种种涨价有理论,甚至说什么零售价格“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总之,他们绞尽脑汁进行拙劣和蠢笨的遮掩,恰恰是苏修国内经济局势不妙、心虚气不壮的一种表现。
1976年8月27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