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汲取苏联防范美国意识形态渗透失败最终导致解体的教训?

2023-03-30 2646 0
作者: 杨戏戏 来源: 红色文化网

  摘要:意识形态在执政党的治国理政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特殊作用。20世纪80年代的苏联最高领导层在政治领域没有把好意识形态阀门,美国盯住苏联意识形态管理的这一薄弱环节,采取物质诱惑、价值观颠覆、舆论倒逼及非政府组织行动等方式,对苏联政治领域成功实施了意识形态渗透战略,致使苏联大批党政官员丧失了共产主义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苏联解体的步伐。当今中国改革面临着一系列国内国外复杂问题的挑战,因此,必须吸取苏联解体的教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与意识形态管理,警惕和防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舆论战,严控意识形态阀门并依法管理非政府组织。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在经济、政治建设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是20世纪唯一能与美国比肩抗衡的超级大国。自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至1991年底,苏联(1917—1922年为苏俄)仅仅历时74年就分崩离析,令人扼腕。苏联为何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就失去政权?究竟是哪些因素所导致?重新梳理这段历史会发现,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从外部对苏联施压,其中,对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是一项重要策略。鉴于此,笔者选取最易被人忽略的政治领域意识形态,深入剖析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苏联进行渗透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方式,以警示后人。

  一、美国对苏联政治领域意识形态渗透的历史背景

  (一)二战之后美苏争霸格局的演变

  苏联自诞生之后就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并发展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二战后苏联更是迅速发展,形成了强大的重工业和军工业体系,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初具形态,与处于低迷重建期的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这一时期美国仍然没有放弃对苏联进行渗透与攻击,但攻势减弱,他们也认识到暂时还无法摧毁这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双方在全球意识形态阵地的争夺愈演愈烈,他们都试图摧毁对方阵营,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二战后美苏争霸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一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苏联经济稳步发展,美国经济也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相对于欧洲国家在战后的低迷发展,美苏两国在战后重建中恢复迅速,很快摆脱了二战对各自的经济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一跃成为世界超级大国。这一时期,虽然苏联在谋求与美国共同管理世界的斗争中,因古巴导弹危机而失败,并在国际舆论上处于劣势地位,但处于强盛发展期的苏联对意识形态管理非常严格,美国实行的心理战因重重阻隔而未成功。二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在勃列日涅夫的领导下,苏联的经济、文化、外交、航天、军事、体育等事业都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比较富足,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这是苏联经济社会发展的鼎盛期。这一时期苏联在军事上超过美国,而美国由于越南战争的影响,经济政治受到较大影响而陷入低迷,从而无暇也无力加强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三是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试图与美国谋求和解,在内政外交上逐渐向其倾斜,对其开放。美国经历了经济滞涨后,于20世纪80年代在里根政府的调控下得以迅速恢复,失业率降低,社会福利良好,人民生活较稳定,这为美国政府对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美国重新处于优势地位,并有机会对苏联实施意识形态渗透战略。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