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步岛战斗留下的历史争议:是失利之战吗?是第二个金门吗?
1949年夏,在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领导下,第22军并指挥第21军第61师执行解放舟山群岛的任务。截至10月中旬,经过大榭岛战斗、金塘岛战斗、桃花岛战斗,第22军及第61师攻占外围岛屿30余个,基本形成对舟山本岛的弧形包围。为进一步完成对外围岛屿的占领,逐步逼近舟山本岛,第61师奉命攻占登步岛。后来,国民党军不断增兵,第61师退出该岛,有人便以此认为登步岛战斗是失利之战。其实,主动撤退与阵地失守不能同日而语,况且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是解放战争中的基本作战原则,退出登步岛也不应该例外。
一、国民党军在登步岛的兵力部署
舟山群岛位于杭州湾外东海之中,由舟山本岛、岱山岛、长涂岛、普陀岛、桃花岛、六横岛、登步岛、金塘岛、梅花岛、大榭岛等400多个岛屿组成,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舟山本岛最大,面积523平方公里,是浙江省的重要港口,巨型海轮可自由进出,各水道均有浮标便于航行,也是海军的良好基地。舟山本岛多山峦,其中以五雷峰、老虎山、茅头尖、竺家尖等山的海拔最高,约达500米左右,可俯瞰附近海域。舟山群岛扼中国海上航行的要冲,又是沪、宁、杭地区的海上屏障,历来就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和全面内战期间,驻军在舟山群岛修筑了大量永备工事。在舟山本岛,修筑有飞机场和海军基地设施。
为保住舟山群岛,国民党东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陈诚、海军总司令桂永清等人亲自到舟山前线视察,策划和调整防务。10月中旬,台湾国民党军统帅部决定调整舟山群岛防务:成立东南军政长官公署舟山指挥所,统一指挥舟山军政,郭忏任主任,石觉、丁治磐任副主任;舟山指挥所下辖舟山防卫司令部,石觉兼任司令官;海军第二舰队主力调往舟山群岛,驻翁洲县(今岱山县)长涂岛;加紧扩建岱山机场,使之成为重型轰炸机机场;急调第12兵团第67军、第19军增援舟山群岛;准备反攻金塘岛、六横岛。
◆22军军长孙继先。
经过重新调整,国民党军在舟山群岛的兵力部署如下:以第75军2个师守备舟山本岛西部及外围定海县(今定海区)册子岛、大猫岛等岛屿;以第87军2个师守备舟山本岛东部、定海县登步岛、朱家尖(今均属普陀区)等岛屿;以暂编第1军第71师守备翁洲县岱山岛;海军陆战第1师防守长涂岛;第67军3个师位于定海县以北,为机动部队。第19军在驰援途中临时增防金门,暂时未能到舟山群岛。
登步岛位于舟山本岛东南,面积14平方公里。全岛皆山,南高北低,以大山、炮台山最高,仅西部及北部海边有一些平地,大山北侧鸡冠礁有一个码头。登步岛北距舟山本岛沈家门约3.5海里,南距桃花岛1.3海里,西距蚂蚁岛0.5海里。由于多股海流汇合于此,潮水、风向变化较快,帆船航行不易掌握。为确保舟山本岛向南的海上交通,国民党军以第87军第221师师部率第661团全部、第662团第1营守备登步岛,以第662团第2营守备附近的蚂蚁岛。同时,以位于舟山本岛的第87军1个师、第67军保持机动,随时准备增援登步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