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历史教训

2023-03-21 1865 0
作者: 林之辛 来源: 红歌会网

  近几年的反腐风暴,揪出不少贪官。在反腐高压下,明目张胆违反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现象明显减少了,曾经大搞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甚至竞相攀比的官员也收敛不少。但是,贪腐之手是缩回来了,可是为人民服务的心却不见得就有了。不作为,乱作为,敷衍了事混日子的懒政现象大有泛滥之势。这些就发生在百姓身边,打着官腔而置群众急愁难盼的切身诉求于不问不顾的状况,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挫伤了人民群众对党的自我革命,从严治党的感受度与获得感。正因为如此,中央提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目前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大敌”。

  回顾新中国的建国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曾经给我们留下沉痛的历史教训。

  “三年困难时期”,凡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最突出的问题是粮食紧缺,吃不饱饭,一些农村地区发生了严重饥荒以至饿死人的惨况。这么严峻的情况,中央怎么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呢?

  带着这个问题,查阅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毛泽东传》和《毛泽东年谱》,看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情况:农村基层的实际情况与最高决策层之间发生了严重的脱节。三年困难时期,从1959年就开始了,一方面从59年至61年连续几年遭受大范围自然灾害,另一方面农村的“共产风”,“反瞒产”,“一平二调”等瞎指挥、乱作为泛滥成灾。据《毛泽东传》:“一九五九年冬与一九六〇春,是经济工作中‘左’倾蛮干最厉害的一段时期”,本来已被毛泽东批评过的“高指标、浮夸风、命令风和‘共产风’又严重地泛滥起来”。可是,毛泽东是什么时候了解到这个情况的呢?他后来讲到这个事,很痛心地说:“农村问题,在一九五九年即已发生,庐山会议反右,使问题加重,一九六〇年更严重。饿死人,到一九六〇年夏天才反映到中央。”也就是说,是到问题成了堆,到了无可掩盖时才反映到他那里。一个突出的案例就是信阳事件。河南信阳地区干部违法乱纪造成大面积饥荒和饿死人的严重情况,在1959年10月就已发生,持续到1960年春夏,却一直被河南封锁消息,直到1960年10月26日才有中央组织部、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调查报告送到毛泽东手里,使他大为震惊,作出愤怒的批示:这是“打着共产党招牌的国民党在实行阶级报复,是反革命复辟”。他完全没有想到,共产党的干部会做出如此欺压百姓,伤天害理的恶行。

  由此看来,毛泽东未掌握底下的实情竟长达一年之久,以致于失去了及时扭转局面的机会。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