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
不知道读者朋友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深入了解毛主席的,我对主席的深入了解,是从2020年初开始的。
那个时候,我大学刚毕业半年,考研败北,又遇到疫情肆虐,找工作不很顺利,整个人颇为迷茫,一度选择了躺平摆烂。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读到栩然老师写的关于毛主席的故事,才发现,原来伟人年轻的时候,也经历过和现在年轻人类似的迷茫和困顿,但他的应对态度却很积极向上。
为什么同样是面对问题,毛主席与多数人的态度却是大相径庭呢?
我来了兴趣,开始阅读起毛泽东传记,深入系统了解有关毛主席的人生经历。
与此同时,为了对主席的思想有更深刻的领悟,我又买来毛选,结合他的传记,一起认真研读起来,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深受启发。
我意识到,如果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
毛主席的人生经历,不就是一个人坚持不懈的奋斗历程吗?
《毛泽东选集》,不就是毛主席记录这段奋斗历程的深度思考笔记合集吗?
在毛选这份深度思考笔记合集中,有一个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就是: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初看这个观点,你可能会觉得挺极端,甚至质疑:
没有调查,凭什么就不能有发言权呢?
坦率地说,一开始,我也抱有这样的疑问。
但随着对毛主席的了解愈深,我才发现,他之所以提出这个著名的论断,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并不是简单地就下了这个结论。
那么,为什么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呢?
他提出这个观点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在我看来,要解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毛主席的青年时代说起。
让我们把目光投回到百年以前。
2
1917年,毛泽东正在湖南一师上学。
这年暑假,在许多人选择回家休息的时候,他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外出游学。
听到游学,很多人可能想到的是出国游学,一边游玩,一边学习。要想出国游学,没点经济基础,根本玩不转。那时候的毛泽东,是一介“穷学生”,没有什么钱,根本不可能出国游学。
他所说的“游学”,其实是穷游,用湖南俗语说的话,叫“打秋风”。
什么是“打秋风”?
简单来说,“打秋风”就是穷知识分子靠作点诗,写几个字,送给乡里的土财东,换几个钱糊口,此举形同乞丐,故曰“打秋风”。
毛泽东约上好友萧子升,两个人各带一把雨伞、各背一个挎包,装着些简单的换洗衣物和文房四宝,身无分文,就这样开启了外出游学之旅。
这次游学,毛泽东和萧子升两人,走了九百多里路,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多个乡镇,历时一个多月。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毛泽东他们结交了农民、船工、财主、县长、老翰林、劝学所所长、寺庙方丈各色人等,为此,还写了许多笔记。
这些笔记记录了毛泽东与萧子升两人游学的所见所闻,以及对其的深入思考。
游学结束后,有一师的同学读到毛泽东的游学笔记,说他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这句话所体现出来的强烈反差对比,其实也在彰显毛泽东的与众不同。
第二年春天,毛泽东又出发游学了。
这一次,他是和好友蔡和森一起。两个人沿着洞庭湖南岸和东岸,途径湘阴、岳阳、平江、浏阳等县,为时半月有余。
类似的游学,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时期,经历过好几次。当时看看好像没啥用处,但其实,毛泽东这是在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
在毛泽东看来,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有字之书”指的的书本教材,而“无字之书”,则是实际的社会。
为什么毛泽东注重读“无字之书”?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跟重视经世致用的湘学士风不无关系。
什么是湘学士风?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传承着的文化底蕴。
这种文化底蕴,其实自古有之,而承载它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书院。要知道,湖南历来有兴办书院的传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这里的学风崇尚性理哲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到了明末清初,湘人王夫之继承湘学士风,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其思想精华汇聚在他的文集《船山遗书》里。
而后的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都曾受教于岳麓或城南书院,自然也就继承了王夫之的思想、继承了湘学士风,并将这种思想和风气在湖南推而广之。
在湖南一师,毛泽东遇到了他的恩师杨昌济。杨先生曾是岳麓书院的学生,承袭了王夫之那一套思想,在与毛泽东的交往过程中,自然少不了言传身教,毛泽东深受影响,大受裨益。
求学期间,他曾抄录过许多体现这套思想的观点,比如:
“言士要转移世风,当重两义:曰厚曰实。厚者勿忌人;实则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实意做事,真心求学”;
“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
“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
……
毛泽东不仅抄录这些观点,更是发自内心地认同之。
在湖南一师所进行的外出游学、打秋风,实际上都是他对这些观点的尝试和践行。
从湖南一师毕业后,毛泽东前往北京,当了一名北漂。
在北大当图书馆助理员期间,他曾到长辛店铁路机车车辆工厂调查,收获不少。当朋友邀请他一起出国留学时,他表示赞同,但仍以调查研究为首要事务。
对此,他说:
“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
这层工夫,如果留在出洋回来的时候做,因人事及生活的关系,恐怕有些困难。不如现在做了。”
这些实践和理念,让毛泽东逐渐养成了调查研究的作风,对他日后的人生走向、对中国革命的走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北漂的毛泽东在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影响下,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
到了1926年,毛泽东已经成长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农民运动的权威。
那时候正值北伐战争,表面上看形势虽然大好,但实则暗流涌动。
北伐军所经之地,农民运动就会随之开展起来。以湖南为例,当时湖南农民有差不多一半已经组织起来,农民们以农协的方式,对土豪劣绅、不法地主展开了减租、减息的斗争。
由于农民运动兴起的很快,如暴风骤雨般展开,打得不少人措手不及,同时,在运动展开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新问题,阶级矛盾开始激化。
有些北伐军官与地主豪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农民运动触及地主利益,间接上也是在触及北伐军官的利益。
他们称农民运动是“越轨”,是“痞子运动”,是在“扰乱北伐后方”。
关于农民运动的争论,也引起了当时中共领导人陈独秀的注意。他也批评农民运动“过火”、“幼稚”、“动摇北伐军心”、“妨碍统一战线”。
虽然党内不少人表示反对,但在会上讨论过后,最终还是接受了陈独秀的意见。
毛泽东说:
“我素以为领袖同志的意见是对的,所以结果我未十分坚持我的意见。
我的意见因他们说是不通,于是也就没有成立。”
尽管如此,毛泽东对陈独秀的观点还是感到怀疑。
虽然一开始他找不到充足的理由去反对,但他愈发地感觉到,在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和农民运动等重大问题上,自己与陈独秀之间,是存在着诸多分歧的。
觉得有分歧,想对问题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应该怎么办?
毛泽东想到了调查研究。
有句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与某人观点不同时,一味地停留在口舌争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争来争去,往往都是些道听途说的东西。
要把问题弄清楚,就得回归到问题发生的源头,去亲自调查一番,研究一番,才可能逼近问题的真相。
恰好,这时候毛泽东收到一份邀请,来自湖南全省农民第一次代表大会:
先生对于农运富有经验,盼即回湘,指导一切,无任感祷!
1926年12月17日,毛泽东应邀从汉口回到了长沙。
参加完会议后,他以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的身份,开始下乡考察农民运动。
1927年1月4日起,毛泽东身着蓝布衣衫,脚穿草鞋,手持雨伞,陆续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总共历时32天,行程七百公里。
虽然这次考察的时间和距离比不上他之前在湖南一师的外出游学,但这并不妨碍他亲眼看到许多过去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事。
在韶山冲,他听说农民们可以去土豪劣绅家少奶奶的牙床上去踏滚;
在银田寺,他了解到某团防局长杀人不眨眼,连无辜的乞丐都不放过;
在湘乡县,他发现留在乡下的小劣绅怕被针对,愿意出十块钱加入农会;
在衡山县,他知晓农会掌权,土豪劣绅不敢说半个“不”字;
……
这次考察让毛泽东大开眼界,收获颇丰。既了解到了土豪劣绅的无耻行径,也感受到了农民参与运动的热情与决心。
过去,毛泽东所了解到的农民运动“过火”,更多是道听途说,这一度让他担心是不是果真如此。
随着亲自实地考察一番后,他才知道,事实并没有说得那么夸张,有些问题被选择性的忽略了,有些问题则被选择性地夸大了。
从长沙返回武汉后,毛泽东结合这次考察的实际,写出了那篇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全文两万余字,看着挺长,却没有一句废话。
文章立场明确,观点清晰,他一一驳斥了当时右派对农民运动的种种诘难,同时辅以考察过程中的种种见闻为素材,加以佐证,表达通俗易懂,甚至带点口语化的幽默,可读性很强。
比如文中的那句“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的观点,至今听起来,依旧铿锵有力,发人深省。
从文笔上看,这份报告已是难得的佳作;
从深度上看,它更是指导中国革命宝贵的指南。
瞿秋白为这份报告亦是赞赏有加,并为其写了热情洋溢的序言:
“中国农民要的是政权和土地。……中国革命家都要代表三万万九千万农民说话做事,到前线去奋斗,毛泽东不过开始罢了。
中国的革命者个个都应该读一读毛泽东这本书,和读彭湃的《海丰农民运动》一样。”
年轻时候的毛泽东,外出游学、搞调查研究,更像是一种兴趣爱好、社会实践拓展,为的是开眼界;
而今数年过去,他前往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更像是对这种兴趣爱好的一种升华和延伸。
是的,他已经将调查研究逐渐培养成为自身的一个优良习惯,一项工作上的核心能力,而不仅仅是一个兴趣爱好。
面对诸多悬而未解、争论不休的问题,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逐一解决,并在解决的基础上独立思考、梳理总结、不人云亦云,
因而得出了许多常人不可理解、但事后又证明他总是对的观点,让人不得不服。
难怪瞿秋白曾说:
“我党有独立意见的要算泽东。”
事实上,通过调查研究,此时的毛泽东,已然远远地走在了同时代人们的前面。
但他并未因此而懈怠,而是继续努力着,不断向前更进一步。
4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后没多久,蒋介石和汪精卫就陆续叛变了革命,北伐折戟,这也意味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
中国共产党组建了红军,开启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斗争。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并拉着队伍上了井冈山,而后又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在此期间,每到一处,毛泽东依旧不忘调查研究。
当时担任红四军参谋处处长的郭化若回忆说:
“毛泽东同志每到一地,总是挤出时间做社会调查,以便了解情况,决定政策或检验改进已定的政策。
凡是有地方党组织的,都找当地干部谈话,指导他们总结斗争经验,指出当前的任务和工作,着重讲党的政策和策略。”
到了1930年5月,红四军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攻克寻乌县城,因环境较为安定,在此处停留了一个月。
毛泽东利用这段宝贵的时光,在寻乌县委书记古柏的协助下,开启了一次著名的社会调查:
寻乌调查。
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调查,虽然涉及的方面很多,但其核心的调查目的却很明确。
毛泽东表示:
“(这正是对)中国的富农问题我还没有全般了解的时候,同时我对于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因此下大力来做这个调查。”
说干就干。
参加调查会的有11人,分别是一些中级干部、一些下级干部、一个穷秀才、一个破产的商会会长、一个曾在知县衙门管钱已经失业的小官吏。
在毛泽东看来,寻乌这个县处于闽赣粤三省交界处,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只要能明白这个县的情况,那么三省交界各县的情况也差不离,正所谓“具有代表性的统计调查样本。”
由于环境相对安定,毛泽东在寻乌进行的调查颇为顺利,调查结束后,他把搜集到的信息整理成了《寻乌调查》一文。
相比之前两万多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寻乌调查》堪称Pro升级版,有足足八万多字,共5章39节。
这份调查细致到什么程度?
毛泽东不仅记录了寻乌县的地理环境、交通、经济、政治、各阶级的历史和现状,还将农村和城镇结合起来调查。在城镇方面,他尤其调查了这里的手工业状况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和特点。
像油、盐、酱、醋、茶之类的他都会单独列条,在种类、价格、店铺、价格方面也会细致标注。
就连县里妓院有多少家、名妓有谁、嫖妓的又都是些什么人都写到了。
和之前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样,他这8万字,没有废话,都是干货。
反观我们现在不少所谓做学术研究的人,写的文章不仅毫无新意,也不愿去做田野调查。
即便做了田野调查,其数据也弄得不尽详实,甚至有作假之嫌。
顶着学术的高帽,做着毫无水准的“研究”,想想也是滑稽的很,可悲可叹。
在进行寻乌调查的一个月里,毛泽东还写出了一篇名作:
《反对本本主义》。
而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那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就是在这篇名作中旗帜鲜明提出的。
《反对本本主义》,算是毛泽东对自己多年来所进行调查研究实践后的总结报告,其中提出了自己关于调查研究的诸多看法,甚至提出一套调查研究的方法论。
关于调查的技术,他谈了7个方面:
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
调查会需要那些与调查主题相关的人参与进来;
开调查会人一般至少3人,但不苛求数量,要依调查人实际情况决定;
要定调查纲目;
要亲自出马;
要深入;
要自己做记录;
这标志着毛泽东的认知出现了一个飞跃,他开始不再局限拘泥于某一个具体的调查研究中,而是通过总结方法论,让调查研究变得有章有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这也让他之后开展的种种调查研究更加全面完善,对于中国革命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具有深远影响。
5
回顾毛主席人生中搞调查研究的3段经历,我们不难发现:
青年时期,毛泽东接触到务实的湘学士风,还受到杨昌济先生的真传,“实事求是”的理念逐渐深入骨髓,成为他提出一系列思想观点、指导一系列行动实践的根本出发点;
外出游学、打秋风的经历,让他将“实事求是”的理念辅助实际行动,并逐渐形成了调查研究的优良习惯;
这个习惯伴随着毛泽东一生。
不管是考察湖南农民运动,还是作寻乌调查,亦或是其他什么调查研究,其实都是对“实事求是”这一根本观点的切实践行、巩固强化、发展延伸。
到他写《反对本本主义》的时候,他已经完全将调查研究的理念、方法、行动变成自身的一部分,他也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解决了诸多疑难问题。
这样一来,理念基础有了,方法基础有了,实践基础也有了,当遇到现实中存在的诸多因为枉顾实际而瞎指挥的糟糕情况时,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观点,其实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说道:
“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
瞎说一顿之不能解决问题是大家明了的,那末,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道呢?
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
“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
“……很多人的调查方法是错误的。调查的结果就像挂了一篇狗肉账,像乡下人上街听了许多新奇故事,又像站在高山顶上观察人民城郭。这种调查用处不大,不能达到我们的主要目的。”
……
这些略带些武断的观点,实际上是对现实存在问题的一个强力纠正,正所谓“矫枉必须过正,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
写到这,我不禁想起自己曾经的考研失败经历。
我大学读的金融,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金融的兴趣不很大,对数字也不甚敏感,因而产生了想跨专业考研的想法。
我选定的专业是新闻传播,目标院校则是北京的一所很厉害的985。
当时我自视甚高,对相关专业、院校做了简单的了解,就买来教材资料备考起来,备考的过程也挺浮躁。
考研结果出来后,成绩虽然过了国家线,但相较于那所985的分数线,却差了许多。
分数线很高,参加的人多,竞争很激烈,我自然成了陪跑。
看着录取结果,我颓废了好一阵子,读了毛主席的《反对本本主义》,我才意识到,其实那会儿的失败,可以说是种必然。
为什么?
因为我根本没做好调查研究。
要知道,每年考研有国家线,有的学校也有自主划线权。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硕士类别招生的人数也有着天壤之别,考试的难度、报录比等,每年都会有所变化。
我虽然在备考前大致了解了下,但并没有对这些要素进行深入地分析、思考,更是忘了自己是在跨专业考研,本身就具备劣势,考名校的热门专业,竞争压力更是巨大。
由于严重背离实际情况,只是一味地在按照自己脑中所构想的思路走,那么,一开始可能活在看似美好的幻想里,但当幻想的泡沫被残酷的现实戳破,一切也都成了惘然。
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顾影自怜什么的,也不过是一种自我欺骗罢了。
而后找工作的不顺利,其实,更多的,也在于我对现实情况估计错误,把自身看得太重,进而造成行动上的错位,找工作当然不会理想。
一步错,步步错,忽略了客观实际,其最终的结果,总是不好的。
这些问题,也都是我在读过毛主席的《反对本本主义》后,才开始认真反思并发现的。
我开始摆脱了那种虚浮的状态,逐步回到正轨,实事求是,走上一条切实可行的个人成长发展道路上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毛主席的经历、毛选里的诸多观点,不仅让我深受启发,更让我重获新生。
我想,每一位关注栩然说的朋友,也都希望通过毛主席的经历、学习毛选收获启发,以帮助自己的成长进步,但有些朋友觉得毛选里的许多内容挺抽象,因而产生了畏难情绪,所以畏葸不前。
其实,在我看来,大可不必如此。
我的建议是,结合自己遇到的问题去读毛选,结合毛主席的经历去读毛选,你会发现,带着这样的视角去读毛选,那些抽象的观点居然都渐渐鲜活起来,而且能化为己用。
比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个观点,如果我没有走过弯路、陷入迷茫、被社会毒打,我可能很难对其有多深的感悟,但正是因为经历了那些不堪,才会体悟得真切、深刻。
文章写到这,就暂告一段落。
最后以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里的一句话作结吧: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
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
读过马克思主义‘本本’的许多人,成了革命叛徒,那些不识字的工人常常能够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
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
我们的成长何尝不是如此?
那么,如何纠正自己走过的弯路呢?
让我们从对实际情况作调查开始吧。
须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