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大兴调查研究的典范之作,强调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的路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独特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成果之一。毛泽东写作这篇重要文献时,对关系中国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认真思索,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精神和开辟真理道路的勇气。
形成独特思想的独特方式
中国社会主义具有不同于苏联的特殊性。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毛泽东就一直思考中国怎样才能摆脱苏联模式从而走出一条自己独特道路的问题。虽然毛泽东在此前有过一些考虑,但是,当中国迈入社会主义后,对于这个重大问题,他仍在思考和研究。1955年3月中央决定筹备召开八大,而八大的主要任务,就是回答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答这个问题,已经带有急迫性。毛泽东决定从调查研究入手,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深入研究,寻找答案。因此1955年和1956年,毛泽东多次到外地搞调查研究,边了解情况,听取各地干部群众的意见,边思考。
与此同时,刘少奇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也在搞调查研究。毛泽东离京调查时,留在北京处理中央日常工作的刘少奇采取的调查研究方式,是请国务院一些部委汇报工作。1956年1月,毛泽东从杭州回到北京不久,听薄一波说,刘少奇为了替八大政治报告做准备工作,正在听取国务院一些部委汇报工作。毛泽东说:“这很好,我也想听听。你能不能替我也组织一些部门汇报?”于是,薄一波就召集了一些部门的负责人来向毛泽东汇报。汇报从1956年2月14日开始,到4月24日结束。在这43天时间里,毛泽东听取了34个部委的工作汇报。毛泽东后来说过,他在这43天里,几乎每天都是“床上地下,地下床上。”一起床就到颐年堂去听汇报,每次都听四五个小时,听汇报之前或者听完之后,毛泽东要把有关材料看完。当年为毛泽东召集汇报人、自己也全程参加听汇报的薄一波回忆,当时,周恩来、彭真除个别时候因事请假外,每次都来一起听汇报。刘少奇、陈云、邓小平有时也来参加听汇报。
直接听34个部委的汇报,是毛泽东的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方式。当年的34个部委,是中国各个领域工作的领导机构。这些部委负责同志从整体上介绍工作情况,使毛泽东能从宏观、整体上了解中国各领域情况。直接、全面掌握了中国各领域工作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就是整体掌握了当时中国的基本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与毛泽东此前到基层实地的调查研究相得益彰,使他掌握情况更全面,创造了他进行整体的、贯通的、深刻的思考,产生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新思路、新意见、新构想的条件。而这些新思路、新意见、新构想,是毛泽东听汇报时逐步成熟并且高屋建瓴谈出来的,形成方式与以前相比,很特殊。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