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我想起了王震同志的调研
近日,中央发文,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我举双手赞同。
中央的目的讲得很明确,那就是:目前国内外形势愈加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也就是说,现在的“老办法”跟不上“新形势”,要群策群力、发动各级领导干部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也就是说,我们的调研是“奔着问题”去的。
于是,中央提出了12个方面的问题。
比如:“三新一高”问题、乡村振兴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共同富裕问题、就业、教育、医疗、住房问题等等。
每一个问题都是切中要害、关系民生、影响深远,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央的意图是好的,但是,根据我们的观察,这些年,到底有几个干部是在扎扎实实地搞调研的?又有几个干部是在认认真真地解决社会问题的?
他们更多的是在干啥?要不是搞“盆景式”调研,就是在搞“走秀式”调研,甚至是在搞“旅游式”调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最终是双脚“踩空”,头脑“发空”,问题“抓空”,啥问题也没有解决,甚至由此产生了新的问题!
比如,山西有的地方不让老百姓烧柴,导致80多岁的老人大冬天挨冻。
比如,江西有的地方拆老百姓的土坯房,拆出了人命关天。
比如,山东有的地方搞什么合村并居,导致民怨沸腾!
还有一些地方,为了完成调研任务,大搞形式主义,扎堆调研、多头调研、重复调研,给基层增加负担,导致基层叫苦不迭!
对比之下,让我想起了王震将军的调研。
1981年,王震计划去新疆开展恢复农垦的调研。
接到通知后,新疆自治区第一书记王恩茂召开协调会,部署安排相关事宜,讨论了王震和工作组的行程安排。
工作人员说:
“现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得益于王震同志在新疆时打下的好基础。再说,现在我们也不是像以前那样很困难了,是不是在接待上要隆重一些,标准要提高一点呢。”
王恩茂听后,直接摇头摆手,对工作人员说:
“同志,可不敢这样啊,那是要挨首长骂的。你们不了解首长,我可太了解他了。”
1956年,王震离开新疆到北京任职后,首次回新疆。为了庆祝他回来,也是为了显示新疆各族人民对他的欢迎,自治区专门搭了一个彩门。
可是,当王震看到彩门的时候,脸色立即就变了,直接质问陪同人员:
“这个门能种庄稼吗?能打粮食吗?能防敌人吗?”
三个连问,让在场的人员脸红地都低下了头。
还有一次,王震同志现场指挥挖渠工程,工作人员害怕王震上厕所不方便,就给王震专门搭了一个新厕所,而且上面还专门写了“首长专用”四个字。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