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跪不下去
写下这篇文字时,我刚刚走出开罗的垃圾城——又名“垃圾山”,这是一座位于开罗市东郊穆卡塔姆山的巨型城市垃圾处理场,是人口超过2200万的埃及首都逾1/3生活垃圾的集中所。
也是因为它,以及数以万吨垃圾废料、数以千万计的苍蝇蚊虫鼠蚁的存在,让开罗市几乎整个东部边郊地带都弥漫着让人作呕的浓浓恶臭。
所以这片区域也从来不会成为埃及对外展示的小小禁区,包括眼下正在埃及访问的马克龙。
法国总统的造访让开罗市中心主干道为之开辟了一条迎宾通道,让本就以“北非堵车之都”闻名的开罗陷入交通瘫痪,我也恰好在路上成为受害者——但是同样的,埃及政府不会让马克龙的豪华车队路经垃圾城。
4月7日,因马克龙车队行驶,开罗大堵车
在这座垃圾堆积如山、苍蝇如同浓雾的城中之城里,却生活着近六万埃及人——准确的说,是以埃及国内的少数族裔科普特人(信仰基督教)为主的极端赤贫人口。
这些科普特人还有一个非常不雅的称号:扎巴林人。
在阿拉伯语中,扎巴林意为“垃圾”,是带有强贬义性的侮辱性称谓。
然而,这些生活着在垃圾堆中的科普特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这是一次非常困难的拍摄,过程中几次差点呕吐(来之前真不应该吃午饭),但出于对拍摄者的礼貌,我和小阳还是全程没有戴口罩,只是在进去之前做了简单的消毒预防。
这一期纪录视频正在整理制作中,感兴趣的盆友敬请关注B站〈阳春白靴〉,这篇短文只是分享一点随想。
漫步蔓延如滩的垃圾,我们进入到了一个普通的垃圾拾荒者的家中,在他们连十个手指甲缝里都是细碎垃圾的指尖指引下,依次参观了他们生活的卧室、厨房、卫生间,以及饲养猪羊(科普特人不信伊斯兰教,被允许养猪)的空中楼阁。
不得不说,真的被震撼得无以言表。
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与垃圾为伴,一个十口之家,全家每个月依靠分捡垃圾能够获得约6000埃镑(不到900人民币)的收入,他们平日最爱做也是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在触目皆是、无穷无尽的垃圾堆里如同“开盲盒”一般的寻找值钱物或是在他们看来有用的东西。
在卧室一个非常小巧又隐秘的抽屉里,孩子们小心翼翼的向我们展示他们心爱的小物件,都是他们从垃圾堆里翻捡出并珍藏的宝物:褪了色的铜制手环,只剩空壳的耶稣像,已经打不燃的Zippo高仿火机,缺了半根表带的石英表……
但他们却非常慷慨,脏兮兮的小手拨弄了半天他们的宝贝,几经“取舍”后,他们把那个手环送给了小阳,把那个耶稣像送给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