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红军 永远的党魂:探访5位百岁老红军记事(组图)

2024-07-01 1629 0
作者: 记者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题:不朽的红军 永远的党魂——新华社记者探访5位百岁老红军记事

  红军,一个永不磨灭的军队番号。

  长征,一曲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

  从1934年到2024年,距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已经过去了整整90年,当年那群头顶红星的少年如今身在哪里?他们生活得还好吗?

  在党的103岁生日到来之际,新华社记者满怀期待踏上寻访之旅,找到了5位老红军,其中还包括1位当年的藏族红军女战士。

  他们都已百岁高龄,最年长的109岁。

  甘肃兰州,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101岁的老红军鲍彦章在“七一”前,迎来了入党76周年纪念日。

  “各项体检指标都很好,精神状态也很好。”科室主任丁小涵介绍。医护人员买来蛋糕,在病房里为老人过一次党员的“政治生日”。

  鲍彦章高兴得像个孩子,起得特别早,还特意嘱咐女儿鲍军凤:“给我戴上党员徽章。”

  尽管已经忘记了许多事,鲍彦章仍记得76年前入党的时间和地点,甚至还能用一口浓郁的陕北安塞口音,从头至尾诵读入党誓词。

  读到“永不叛党”时,鲍彦章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2024年6月24日,老红军鲍彦章和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医护人员交流。新华社发(丁小涵摄)

  安徽六安,一处自建的小院子。106岁的胡正先老人是一名86年党龄的老党员。这位12岁就参加革命、后来亲历长征的“红小鬼”,祖上三代都是篾匠,参加红军前未曾吃过一顿饱饭。

  带着父亲“你要另寻一条活路”的嘱托,胡正先从不识字的战士,成长为红军第一批技侦人员之一,被称为“红色听风者”。

  “我的一生就干了一件事:跟党走,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胡正先说,他找到的这条“活路”,就是“跟着党走”。

  ↑2024年6月25日,记者在安徽省六安市采访老红军胡正先(中)。新华社发(孙小东摄)

  山西太原,联勤保障部队第985医院。106岁的马志选耳朵有些背,吃早饭的时候,需要戴着耳机,才能听得到电视里的新闻。

  战争年代当过主力团团长的马志选现在还关注着国际形势。

  三过草地,两爬雪山。马志选的父亲马天福、三哥马礼选,分别牺牲在长征途中和河西走廊,只有马志选盼来了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身上两处枪伤的马志选被任命为一个仓库的首任库长。接到调令,马志选只托人给妻子带了个口信,就扎进了太行山。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马志选被授予上校军衔。有人说他太亏了,至少应该是大校。马志选摆摆手:“那些牺牲的人该授什么军衔?”

查看余下5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