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音乐修心,马列修志,人民解放之声鼙鼓

2024-07-20 486 0
作者: 蒋正 蒋国栋 来源: 党史博采公众号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公开点赞中国古今23位文艺名家,其中就提到有聂耳,赞扬他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足见聂耳在中国文艺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充分表明党和人民没有忘记这位国歌“谱曲人”!聂耳原名聂守信,1912年2月出生于云南昆明,他的一生短暂而光辉。年少求学便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音乐赋予他无穷的精神动力,使他摆脱了少年时代消极避世的念头,转而以改造社会为己任,毅然走上革命道路。他不惧挫折、勇立潮头、勇担使命,心怀音乐救国抱负,以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谱写出《义勇军进行曲》,激发了全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毕生致力于创作革命歌曲,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广为传唱,其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为中国音乐创作树立了榜样,是当之无愧的“国之歌者”“人民的音乐家”。

  音乐修心 马列修志

  聂耳一生深受两样东西的影响,一是音乐,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音乐使他身心健康,开朗活跃;马克思列宁主义则使他志向高远,心怀家国。

  聂耳的音乐造诣极高,熟悉多种乐器,按理说他应该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但事实上,他的技艺多是自学的。在他4岁时,父亲不幸病逝,生活陷入窘境,读书都成为一种奢望,就更别说学习音乐了。但小聂耳靠着能吃苦的劲头和毅力,于1921年顺利考入昆明私立求实小学高小部,这期间他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每到课余时间他便跟着木匠师傅学吹竹笛,向担任小学音乐教师的邻居学拉二胡、弹三弦和月琴,还从一位法国侨民那里学到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就这样,靠着“东拼西凑”式的学习,聂耳的音乐天赋被激发出来,并很快引起了学校的关注,“特增设一个由十几人组成的学生音乐团”,聂耳在其中担任演奏和指挥的工作。从此,聂耳与音乐紧紧连在一起。

  1925年,13岁的聂耳从求实小学毕业后又考入了云南第一联合中学,开始了中学生活。这一年,一场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席卷全国。远在云南的聂耳此时也关注到这场运动,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之所以爆发五卅运动,“盖受资本家之压迫,生计之日高,工资不敷之故也。”他非常担忧此次大罢工对全国产生的严重影响,认为如果经常出现这样的罢工,国家就会衰亡,“吾人欲免除罢工之患,非打破资本阶级不可也”。这是一名中学生的见解和觉悟!除此,聂耳在中学期间将精力多放在参与学校文体活动和学习音乐上。他不仅痴迷于传统音乐,还积极学唱《马赛曲》《国际歌》《国民革命歌》《工农兵联合歌》等广为流传的中外革命歌曲,这为他后面的创作打下音乐基础。

查看余下8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