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故事:历经风雨成长起来的赤脚医生和农村合作医疗

2020-08-11 2149 0
作者: 康和 来源: 人民健康论坛

  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作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批示。626指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医药下乡运动,培养了大批服务贫下中农、扎根农村的赤脚医生,也出现了惠及亿万农民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然而,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作为新生事物,从出现到大范围推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经历了非常多的矛盾冲突。1974年1月出版的一本文学作品《风雨杏花村》就讲述了广东省潮汕地区一个渔村里围绕赤脚医生以及合作医疗的成长故事。

  这部作品在当时是作为“农村版图书”出版的,向全国农村推广发行,读者对象是以当时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为主,同时供给农村基层干部、中小学教师和广大贫下中农阅读。

  笔者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深受鼓舞。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在广东潮汕地区的一个渔村里,社员林五婶的孙儿小红患了急病,赤脚医生张秀梅每天上门诊治。披着“老医生”外衣的反gm分子林添禄,散播流言蜚语,进行破坏,甚至制造医疗事故,阴谋把病人害死,以达到打击张秀梅,搞垮合作医疗制度的罪恶目的。但是,经历过思想教育洗礼的张秀梅,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终于揪出了破坏分子,并把小红从垂危中抢救过来,赢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

  反面人物林添禄并不是个有多少真本事的“老医生”,解放前五年,受他那伪乡长的哥哥指示,他在村中开了间小药铺,明着是卖药,暗着在村里探风声摸底细,对付游击队。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学会了几条汤头药方,凑合着开方摸脉,虽然人们知道他本事不大,人品不佳,但在缺医少药的旧社会,村民生了病还得上门求他请他,他的药铺生意一直过得去。

  解放后,知晓旧事的人死的死散的散,他靠着行医摸脉,解放后还相安无事地混了二十余年。但是赤脚医生合作医疗开展后,他的“财神”被打飞了,于是便想着法儿地破坏合作医疗。

  还有一个代表人物李志聪,是正儿八经的医科大学毕业生,从城市中来到农村的医务工作者,是飞到海滩的金凤凰,医术挺好没得说。不过一开始,李医生也有私心杂念,着了林添禄的挑拨,怕担责任影响自己,没有全心去救治患了急病的小红。好在最后在张秀梅等人的影响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识别了林添禄的险恶用心,和赤脚医生张秀梅一起成功抢救了小红。

  赤脚医生张秀梅是故事的主角,她是革命后代,她的父母在她刚出生的时候就为掩护救治共产党而牺牲了,张秀梅由阿婵嫂养大,根正苗红,一派正气。作为赤脚医生,热天把凉茶送到田头,冬天把防病药送到手,惦记病人,不用人上门叫主动上病人家复诊,把医疗站办在家门口,病床设在屋里头,社员都拍手称赞。

查看余下5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