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军事渊源来自这里,真的太强大了!
毛主席是世界军事第一人,在其有生命的记录里,未曾有任何人战胜过他。倒是日本人服了他,蒋介石怕了他,美国佬躲避了他,印度人恐惧了他。
在他仙逝几十年后,有远识的美国军事家仍念念不忘毛主席东的军事震憾力,发出了“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只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的警世铮言。
毛主席究竟为何如此厉害呢?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历来强调调查研究,早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在战争指导中,就是提倡对敌情进行周到的和必要的侦查。
战争是一个复杂的运动,同时也是敌对双方相互对立的基本因素展开于作战行动中,表现为保存自已与消灭敌人的尖锐斗争。因此,战争认识的对象必须包括构成战争的全部因素——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战争是由敌我双方共同构成的,只有一方就谈不上战争。
正如毛主席所说:“军事的规律,和其他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除了我们的头脑以外,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因此,学习和认识的对象,包括敌我两方面,这两方面都应看成研究的对象,只有我们的头脑(思想)才是研究的主体。”
这段话深刻地阐述了战争指导者的认识对象。敌我双方都应该成为我们学习、认识、研究的对象,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那么,战争指导者要认识的对象都应包括哪些内容和情况呢?对于这一点我们从毛主席的军事著作中可得到清楚的答案。从战略范围来说,它包括:敌我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等;从战役战术范围来说,敌情应包括:敌人的兵力部署、行动企图、军队的编制体制、武器装备、指挥官的特点等等。我情应包括:上级的意图、受领的任务,所属部队官兵的情况,武器装备和给养等等情况。
毛主席不仅明确了要认识的一般对象和一般情况,而且强调要认识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战争进行的双方都是有血有肉的活人,因此双方要彼此认识其特点,要比其他事物复杂得多、困难得多。
那么,怎样才能进行正确的军事认识呢?对于这个问题,毛主席给我们做出了正确的回答。这个答案表述在他对制定军事计划和实践军事计划的阐述上。他用极其生动的语言深刻地阐述了认识战争情况的不同阶段相互联系的发展过程。他指出:
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自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
而毛主席的这种认识是来自哪里呢?我们最直接能看到的是,他在阅读史书、军事书籍过程中,与我国古代优秀的军事家思想精华的链接。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