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树松:由毛主席关心邵华读书的联想
——写在纪念毛主席诞辰127周年之际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案牍劳形,一日万机。但孩子们如果抽休息日来看望他,他会挤出空来在书房里与他(她)们见一见,聊一聊,了解一下孩子们的思想、工作和学习的情况,这是孩子们难得的最快乐的时光。孩子们在主席面前,都能敞开心扉,直言不讳,什么事都想掏心窝子地说一说。因为他们觉得在主席——他们崇敬的父亲面前,什么都无需顾忌。
一天,儿媳邵华(毛岸青的妻子)来了。一进门,邵华就兴致勃勃地和主席讲述最近她看《简爱》的感想。邵华不仅赞叹书中的女主角,还说也喜欢男主角,“觉得他们之间的爱情好像是平等的、纯真的”。主席面带父亲的笑容很认真地听着,但没有表态。主席等邵华说完,就让她把作者和书名写了下来。
后来,主席“按图索骥”,仔细地去读《简爱》。待邵华再来时,主席已快要读完,这让邵华感到惊奇的同时,又有些羞愧。邵华清楚地记得,她在中直育英小学上学的时候,一次文化课考试总分得了“满堂红”,她兴高采烈地给主席炫耀时,主席却从另一个角度教导她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能把精力平均地用在每一门功课上,应该钻一门你最喜欢的,你认为是值得学习的东西。在这一门学科上要有所突破、有所理解,更深一点,不一定认为‘满堂红’就是好的。”主席对读书学习近平总书记是有奇异于他人的观点。她知道,主席肯定不会同意她上次的那通议论。而且,这段时间以来,她自己也产生新的领悟。
主席知道邵华有了新的领悟,笑了笑,便让她再说说看。“他们之间能产生那样真挚的爱情,令人感到不够真实”,邵华根据男女主角悬殊的社会地位,得出了与前不同的理解。
主席听后点着头鼓励邵华:“读书能不能提出新的问题,能动脑筋分析,就是进步。”
令邵华记忆犹新的还有一次,主席曾经问她喜欢建安时代的哪个诗人的作品,心直口快的她脱口说出喜欢曹植。因为,邵华觉得在那样危险紧迫的关键时刻,曹植能作出“七步诗”是了不起的。而主席却说他喜欢曹操,还用铅笔在纸上写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的句子。曹操以周公自喻,“山不在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胸怀之阔,“慨当以慷”,铿锵激昂。
此后,邵华真的去关注曹操的诗作,认真读习,从中裨益不浅,认识到了曹操的诗作无论从哪个方面,都远远高于曹氏兄弟二人。
行笔至此,我又想起了17年前与毛岸青、邵华和毛新宇的那次鱼雁之交——那是2003年11月2日,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并让我永久珍藏的信件。虽已17年了,每每读起,总让我心潮澎湃,浑身暖融融的。那是毛主席的家人毛岸青、邵华和毛新宇亲笔署名和签印的、一封为“纪念亲爱的父亲毛泽东主席诞辰110周年”书画艺术活动的邀请函。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