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访俄,为何而去?
一对老朋友又要见面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于3月31日至4月2日对俄正式访问。这将是他与俄外长拉夫罗夫时隔1个月后再聚首。
中俄双方将谈些什么?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给全球带来诸多“变量”之际,中俄关系——这一动荡世界中的恒量——又将如何前行,给世界带来什么?
沟通,对表,打前站?
长期以来,中俄关系高位运行,去年和今年都堪称两国关系的节点年。
去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习主席与俄总统普京三次面对面会晤。
一系列元首互动中,外界不但关注普京访华时的“热闹”,更看出中俄联合声明的“门道”——近1万字中出现130次“合作”,北极航道、图们江合作等均赫然在列。
正如习主席所言,两国携手走出了一条大国、邻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崭新道路。
今年是二战胜利80周年。中俄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巨大牺牲,将共同纪念这一重要历史节点。
此外,随着今年年初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俄美关系有所缓和,乌克兰局势或现转机,种种变化也令中俄高层频密互动,加强协调。
开年以来,中俄高层可谓“月月有沟通”,重磅双边戏一场接一场。
今年1月,习主席与普京进行视频通话。2月,两位领导人再次通话。
王毅外长则于2月在金砖外长会上与拉夫罗夫会面,并在北京会见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
所有一切,都传递出中俄关系成熟、稳定、坚韧的信号。
对于王毅此次访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李自国从背景、形式两方面解读。
背景方面,一是俄美近期就乌克兰问题举行一系列谈判,预计俄方将向中方做一些通报,以便双方进一步协调立场。
二是为中国领导人可能的出访活动打前站。拉夫罗夫上月曾在杜马会议上表示,习主席或于5月访俄出席胜利日纪念活动,普京则计划于8月底9月初访华。
形式方面,中俄外长会属于年度会晤机制,有时一年要“相约”多次,凸显双方高水平的相互信任和战略协作。
值得注意的是,王毅此访时间较以往更长,反映中俄有很多内容需要对表。预计王毅访俄期间,除拉夫罗夫外,还将与普京以及其他俄罗斯政要沟通,或涉及欧亚大陆安全等话题。
“背靠背”的特殊性
在议题和看点方面,可用三个关键词概括。
一是对表。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俄如何以落实两国元首共识为根本遵循,就涉及双方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加强协调,充实战略协作内涵,成为突出看点。
当前,三大变化态势显著——延宕三年的乌克兰局势迎来拐点;俄美关系的变化催生地缘格局演变;国际秩序也在经历剧烈变化……中俄需要围绕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国际秩序等议题加强沟通。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