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耍流氓,百姓哪里是公知精英的对手?
一位自称是“新闻工作者”的博主,写了一篇题目为《一群流氓无产者,在为司马南叫屈哭冤》的文章,内容引经据典,指东道西,小屁股扭来扭去,还是坐在了买办资本的怀里了。
屁股所向,脑袋所指,兜来转去,毫无新意。实际上不是“无产者”在为司马叫屈哭冤。而是作者在为某一部分富得流油的贵人“叫屈哭冤”。
是啊,多少年前,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弄潮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变出了五千年未曾见过的戏法:一夜之间,你的变成我的,大家的变成我的;攥到手里的是我的,装到兜里的也是我的;老婆姨太太拿回家的是我的,七大姑八大姨塞到裤腰里的也是我的。
可是,一个白发老翁站出来,大声说:“这都是不义之财,你应该给大家吐出来!”于是,这些曾经的风云人物慌了,为他抬轿子的也慌了,一帮在后面吹喇叭的也慌了,连他餐桌下面讨要残羹冷炙的狗们也慌了。
于是,村子里一片混乱。主人心里发慌,但表面上处事不惊,沉着冷静。而正吃着骨头的狗们,撅着小尾巴,对着白发老叟狂吠起来了。吹喇叭的也变了腔调,本来是悦耳的音乐,此时却变成了狗吠之音;抬轿的本来应该说人话,此时身不由己,开口便是狗的狂吠之声。
于是,村子里开始一场声势浩大的狗吠大合奏。若粗通音律,则一定会听出弦外之音:“司马老叟是个坏老头,你们这些穷鬼跟在他后面起哄,更坏!最坏!你们都是流氓无产者!”
流氓,又称为无赖、恶棍、泼皮,是指行为不端、品行恶劣、违反社会公德、损害他人利益的人。后面再加上“无产者”的后缀,就有意思了。两个词合二为一,其意既非“纯粹的“流氓”,又非纯粹的“无产者”,而是“具有流氓行为特征的穷人”。
照这位“新闻工作者”的逻辑,流氓即是穷人,穷人即是流氓;流氓不是好东西,穷人就不是好东西。当然,人家也有有力的事实论据:张大善人,李大善人,王大善人,赵大善人等等一众大善人,都是凭本事发家致富,你们这些穷鬼瞎吵吵,莫不是犯了红眼病?
这位“新闻工作者”博古通今,立刻就拿出《水浒传》里的“牛二”说事。牛二的确同时符合“流氓”和“无产者”的特征。读《水浒传》,看到这个章节的时候,着实对牛二咬牙切齿,也为杨志杀了牛二感到畅快淋漓。
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该文章作者在做一个逻辑推理:论点是“流氓无产者都不是好东西”,论据是《水浒传》中牛二的恶行,结论是“跟在司马老叟后面的穷鬼没有一个好东西”!
但这位博学的新闻从业者,也许忘记了,《水浒传》里,牛二这个流氓无产者固然可恶,但大宋朝的流氓可不都是无产者。蒋门神人高马大,武功超群,但是他却勾结王团练,霸占施恩的产业,摇身一变成了当地富翁。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