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平:要理直气壮为“爱国生意”正名
不知何时起,从什么犄角旮瘩突然蹦出“爱国生意”一词。一些反爱国主义的人如获至宝,群起而攻之,以此作为讥讽咒骂爱国者的“杀手锏”。所谓“爱国贼”、“做爱国生意”、“挣爱国流量”等等,成了他们攻讦爱国网媒和爱国人士的大帽大棒,甚至一些主流媒体也跟着起哄,大有“爱国生意”大逆不道、大恶不赦的味道。这让草民们百思不得其解:爱国生意何罪之有?在中国搞市场经济,爱国就不能做生意,做生意就不能爱国?看来有必要说叨说叨。
古今中外历史上,爱国者做生意、做爱国生意,多的是了。就说中国近现代史上家喻户晓的陈嘉庚先生,他在南洋艰苦创业,成为第一个集橡胶种植、制造和贸易为一体的著名企业家,建立起世界性销售网络,被誉为“世界橡胶大王”。但他始终秉持爱国之心,矢志实业救国,在抗战中纾难救国,领导南洋千万华侨全力支持祖国,在解放战争中积极开展爱国民主活动,毕生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还有著名爱国企业家荣毅仁先生,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他毅然决定留在上海为新中国建设作贡献。1956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他率先报名把全部企业拿出来公私合营,在天安门上受到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像陈嘉庚、荣毅仁这样的做爱国生意的例子,比比皆是。更不用说在战争年代,还有许许多多共产党人以隐蔽身份在敌占区做生意,以支援根据地建设和斗争。而且在我们自己的根据地,一边自力更生,发展生产,丰衣足食;一边也经商办企业,包括办银行搞金融,那都是革命生意、爱国生意,做得如火如荼。凭什么说,到了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反倒不许爱国者做生意、不许做爱国生意了?难道只许卖国者做生意、只许做卖国生意?
说实话,中国改开后的今天,在汪洋大海般的市场经济中,几乎所有的网络媒体平台都被市场化了。你爱国者,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如果不按照市场规则注册运作,连发声的权利都没有,更遑论爱国?所以爱国者“做生意”,不也是被国家改革政策和市场化环境逼的吗?再说,爱国者也不能不吃饭。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广大爱国者来说,首先要能生存,生存下来才能做爱国的事情,很多人也就只能自找出路做点生意,包括开个自媒体什么的,这也是被逼的。不然的话,连活都活不下去,有什么条件去做爱国的事情呢?如果连自媒体也不能开,拿什么去为自己的国家、民族和人民发声呢?
从另一方面说,在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我们发展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所当然要以爱国为基本准则。爱国是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体人民的共同遵循,你不爱国,就不能允许你做生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就是为了做好生意,你也应该爱国、必须爱国,而决不能卖国!爱国是做生意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做生意的目的和归宿。所以,无论为了爱国而做生意,还是为了做生意而爱国,都没有任何错误,都不应该受到任何质疑和指责!而现如今,在“爱国生意”的大帽大棍下,竟然中国连民营企业家也不敢站出来说自己爱国了,都不敢光明正大地表明自己爱国爱人民的政治立场了,谁表明政治立场,谁为国家和人民着想,做点好事善事,谁就得挨人攻击扣帽子,甚至被媒体群殴,这正常吗?这还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吗?难道只允许卖国做生意,不允许爱国做生意?那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吗?不成了买办殖民附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