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自驾手记:从韶山到花明楼


  “一条路,越走越远……”

  01

  忽然就爱上了自驾。

  感觉身体还好吧,一天驱车600公里,晚上还能再看一场电影,并不觉得很累。

  有时在双车道的高速路上,大卡车相互超车,小车也见缝插针地飙车,我虽然以稳健、安全为唯一驾驶原则,个别情况下也难免会加入其中,丝滑流畅,就像在跳华尔滋。

图片

  想起早年学飞行,比较熟练了,蓝天之下,白云之间,斤斗、盘旋、“殷麦曼”……就觉得机翼像是长在自己肩膀上一样称心如意。

  俱往矣!

  其实,想到各地看看,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自驾就很好。

  当然花费可能略高一点,但如果考虑到高铁票价不菲,也还是划算的,如果本着节约出行的原则,自带干粮,花费就更低了。

  自驾,图的就是一个不受制于人,直抒胸臆,自由自在,不必为一点嗟来之食去当夜莺。

  02

  这次自驾,从深圳出发,第一站到了衡阳(相关手记日后再发),次日下午到韶山,当晚住下,瞻仰毛主席铜像;第二天,瞻仰毛主席故居,然后去刘少奇同志的故乡花明楼,接着,直奔岳阳。

  这是第三次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韶山。

  第一次到韶山,是将近二十年前的2006年。

  再到韶山,感到花更红,树更绿,环境更加整洁,不变的则是,依然人潮汹涌。

  到铜像广场,发现同任何时候到这里一样,铜像总是被鲜花簇拥着,被花篮包围着。

  虽然时近傍晚,大队的瞻仰者已经回长沙,但还是不断有献花的人群,络绎不绝地抬着花篮,来到铜像前,献花并且鞠躬,许多人还佩戴毛主席像章。

图片

  这里,竟然是花的河流与海洋。

  我也献上花篮,鞠躬,并且绕铜像一周。

  塑像,尤其是伟人的塑像,也是阐释历史的一种方式。

  韶山的毛主席铜像,选择的是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中的形象。

  这当然很好。

  不过,毛主席分明说过,“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革命以后的路”指的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已经证明,社会主义革命,的确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更伟大、更艰苦。

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两次回到家乡。一次是1959年,第二次是1966年。

  这两次回乡,都和老人家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有关,尤其是第二次,毛主席的思考更深沉,意义更重大,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乃至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有极深远的影响。

  如果以毛主席回乡,尤其是第二次回乡时的形象为毛主席铸造铜像,让前来瞻仰的人感受到毛主席的忧患与深邃,是不是更有意义呢?

查看余下4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9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伟大和渺小立见分晓。谁才是真正的人民领袖,人民心里有着一本帐。
0条回复
花明楼与韶山,前者巍巍乎超越珠峰,后者渺渺兮荒丘,岂可同日而语!
2条回复
浪淘沙2014前后顺序颠倒了,专此纠正。
1星期前•山西   70回复
山野一叟前后位置颠倒了。
1星期前•四川省   180回复
都是故居,主席的就比较寒酸,比不上刘邓的,尤其是后者。毕竟成分也不一样,身后待遇也不一样,不知是如何划分的。游人咋就天壤之别呢?在另外的空间,不知他们是否还走在一起?
0条回复
谢谢作者为我们传真了一段引人深思的旅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0条回复
少奇的“人民”是5%,毛主席的人民是95%,不一样!
0条回复
立了一尊孔像,他宣扬孔子那一套。
1条回复
浪淘沙2014自诩刘克思,对马列不及皮毛;尊孔崇儒,不懂纲常。
2星期前•山西   411回复
已加载完毕
9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