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谈谈波兰电影《普京》


  “在影片中,一个头戴苏联火车头军帽的女巫,像《麦克白》中的女巫那样,随时随地在诱导着普京,而童年时期霸凌过普京的小男孩,则转化为普京的潜意识……”

  

  前两天,看了波兰导演帕特奇·维加执导,2024年上映的政治传记片《普京》。其中普京由波兰电影明星托马斯·德德克扮演,采用AI“换脸术”,看上去还是很像的。

  这部电影,用了莎士比亚悲剧的内核,把普京表现成一个缺乏安全感的麦克白式的篡位者,他的野心,包括进攻乌克兰等等,都是为了治愈童年时被母亲抛弃所造成的心理阴影,以及为了摆脱篡位所带来的罪恶感。

  在影片中,一个头戴苏联火车头军帽的女人,宛如前苏联不散的幽灵,像《麦克白》中的女巫那样,随时随地在诱导着普京,而童年时期霸凌过普京的小男孩,则转化为普京的潜意识,他一直在驾驭着普京,对着普京的耳朵下达各种各样的指令,普京完全成了被他肆意驱使的奴仆。

  阴谋家、精神病人、暗杀、为了选票策划恐怖袭击屠杀自己的人民、被自己犯下的恶行折磨得没有片刻安宁……这就是波兰导演帕特奇·维加镜头中的普京。

  看了一下帕特奇·维加导演的履历,他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14岁就在华沙证券交易所搞出了非法交易软件,对电影和编剧感兴趣,拍出过《爱、性与传染病》这样的电影,他是一位能够拍R级片的人才,各种手持移动中的大特写,把迷幻感节奏拉得极强。

图片

  《普京》拍成这个样子,当然并不仅仅是由于导演的个性使然,或童年阴影,更重要的因素还在于波兰对俄罗斯的心结:一方面,波兰认为自己属于欧洲,对“亚洲”的俄罗斯有文明优越感,另一方面,波兰在历史上多次被俄罗斯瓜分,甚至灭国,二战中还发生过至今波兰人感到创深痛巨的“卡廷事件”,俄罗斯又始终令波兰人感到恐惧,并且仇恨。

  

  现实当中的普京,当然不是电影《普京》所表现的样子。

  普京固然不是一些人心目中英明神武的“大帝”,但也是当今世界中,屈指可数的成熟、老练的政治人物。

图片

  以俄乌战争为例,应该说,普京一开始的确犯了军事冒险主义的错误,试图像1968年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那样,通过空降夺取机场,直接控制乌克兰首都基辅,再配合地面进攻,在较短时间内兵不血刃占领整个乌克兰,结果遭遇重大挫败。

  但普京的过人之处在于,在遭受挫败后没有陷入慌乱,而是及时调整部署与目标,把进攻重点放到乌东俄语区,很快就改变了被动局面。

  去年8月,乌军突然向俄罗斯本土的库尔斯克一带发起进攻,意图调动乌东俄军回援,一举改变整个战局。但普京不为所动,不仅使乌军统帅部没有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反而因为分兵而陷入更大困境。

查看余下2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