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革命岁月究竟是什么样?这本书值得参考

2021-09-30 2891 1
作者: 红色青年白依依 来源: 红色依依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书籍是《中华革命史讲义》,它的主编人胡华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教育家,同时他也是中共党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新中国党史学界的一面旗帜。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微店购买)

  1921年,胡华诞生于浙江奉化的一个普通职员家庭。胡华与党同龄,这无疑是时间的巧合,但他在青年时期与中共党史结缘,终其一生宣传、研究党史,却是在信仰和初心驱动下的奋斗誓愿与人生抉择。

  1938年10月,年仅16岁的胡华在抗日救亡的感召下毅然奔赴延安,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读书学习、革命战斗。因政治过硬、成绩优异,胡华经陕北公学普通班、高级研究班学习,入党并留校任教,于1940年初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华北联大走上讲授中国革命史的讲台,并开始研究党的奋斗历程。他在战火中笔耕不辍,曾在解放区出版了讲述京绥与察哈尔工人斗争史;日、美侵华历史和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史的著述。

  新中国成立后,胡华以满腔的热情、恒久的毅力投入到他无比挚爱的党史事业,很快成长为一名蜚声海外的学者。他先后撰写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与翦伯赞、邵循正合著了《中国历史概要》,主编了《中国革命史讲义》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编著了《青少年时期的周恩来同志》等诸多具有开拓性的、在全国颇有影响的史学著作;参与创办了引领国内高校中共党史专业的中国人民大学系室;培养了一批批学科专业人才;

  1979年发起并组织成立全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1980年主持成立了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等重要学术团体;以科学、开放的精神率先与国际学术界交流、宣传中国共产党历史;主编了新中国第一部大型党史纪传体丛书《中共党史人物传》(1-50卷)......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胡华始终坚持以坚定的信仰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毕生奋斗在党的文化教育战线上,潜心做学问、匠心育英才,实现了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人生价值。

  胡华在1975年曾吟诗:“雀飞叶绿榆钱黄,掩卷独坐对南窗,思绪如潮读马列,千秋不老是华章。”诗中表达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矢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中探索中共党史华章的决心。1987年底,胡华重病在身、命悬一线时,仍放心不下其未竟的事业。可以说,胡华的一生是无私奉献、追求真理的一生,是致力于党史宣传、教学和研究的一生。他的一生与党同行,与党史相伴。

  这套《中华革命史讲义》共分为五编,从1921年中共的建立一直到1949年打倒反动势力建立新中国为止,详细叙述了这28年的艰难坎坷岁月,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从幼稚到成熟,从弱小到强大,在党内走了错误路线的情况下,党和人民军队遭受严重损失,到了灭亡的边缘,然后又重新开始起来的这样一个宏大的叙事。

查看余下6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